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8:06: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小题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答彦先雨夜见柬①
钟惺
萧然形影自为双,旅况乡心久客降②。
历尽严霜如落叶,听多寒雨只疏窗③。
  [注]①见柬:送信给我。②降:抑制。③疏窗:有缝隙的窗户。
(1)“萧然形影自为双”一句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解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第二句“旅况乡心久客降”为了使诗歌押韵做了调整,你认为正常的语序是怎样的?它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①
  天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 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净胡沙③!
  [注]①叶梦得,生活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此词为作者晚年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族发动的战争。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霜信报黄花”,黄花即菊花,词句倒装,意实为“黄花报霜信”。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怨胡笳”,表现出强敌压境,边马哀怨的悲凉战争气氛。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小屋、迂回曲折的山路,表现出隐居之处的清幽。
B.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有曲折回荡之美。
C.一个“恨”字,落笔沉重,表现对异族入侵的郁愤,成为笼罩通篇的感情基调。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颇似苏轼,而从风格看这首词也确应属于“豪放词”。



4、单选题  下列词句中,没有使用典故的一句是(? )?
A.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