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7:46:51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3:?,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5:《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元代戏曲家?的杂剧代表作。
小题6:?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小题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小题2:?▲?,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小题4:宁赴湘流,?▲?。安能以皓皓之白,?▲??(《楚辞》)
小题5: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4、其他题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四句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开头即表达了归隐的坚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5)《鹊桥仙》开始即描写了一幅夜空美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一剪梅》首句“_____________”领起全诗,点染出一片清秋景象。
(7)《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5、语言运用题 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回答问题。
马克思认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是哪些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