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7:04: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旅况
阿鲁威
  理征长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逆旅新丰。
  看五陵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蒙蒙,春水东流,有似愁浓。
(1)“笑长安却误英雄”一句中的“笑”字意蕴丰富,试结合这首元曲的主旨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的“云树蒙蒙,春水东流,有似愁浓”三句与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写法和艺术效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元曲抒写了诗人于羁旅行役中怀才不遇的慨叹。一个“笑”字,既包含着书剑飘零、功业无成的自嘲和无奈,也表现了蔑视功名利禄的旷达和乐观。弦外有音,余韵无穷。
(2)“云树……”三句,和李煜?的“问君……”的名句一样,都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用有形之物描绘无形之情,浩荡江水,苍茫云树,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愁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煜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谈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一年又过去,还要经受生不如死的的煎熬;②从念念不忘故国,更加痛苦不堪。
2、表示提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自己的处境、容颜全变了。
3、追怀故国,有亡国之痛;思念往昔,表达出阶下囚无尽的衷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①改火:指一年。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怎样的品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一改送别词缠绵伤感的格调,富有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试选取下片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比喻、对偶、双关。(2分,答出任两种即可)
赞扬了友人超越悲喜的淡定和坚贞的气节。(2分)
(2) 词末二句说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呢?以人生如寄、万物齐一之理劝慰友人,开释胸怀。(找准语句1分,分析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词写出了“赤壁”的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概括下片中周瑜形象的特点,简析作者描写周瑜的手法,说说作者写周瑜的目的。


参考答案:小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三句词写出了“赤壁”景色雄奇壮观的特点。
这三句词不仅写出了“赤壁”景色雄奇壮观的特点,而且还让人联想到三国时期复杂动荡的时代特征和赤壁大战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环境背景,渲染了气氛,烘托了英雄人物的气概和精神,同时,还表现了作者苏轼博大的胸襟。
小题:下片中塑造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作者把周瑜放在赤壁大战的背景下,通过肖像装束描写(羽扇纶巾)、衬托(美女衬英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和夸张(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变形的艺术手法,塑造这一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和作者自己进行对比,写出自己老大无成的现实处境和内心的感慨。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北 塘 避 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小题1:解说首联中“暑烦”“尘寰”的含义。(2分)
小题2:论者认为此诗境界高远,请结合全诗作赏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暑烦”既指自然界的炎热使人心烦;也指世道险恶,争权夺利,俗务扰人。“尘寰”指尘世,即现实世界。(2分,各1分)
小题2:①首联和颔联写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如入仙境,表现了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宽阔胸怀。②颈联融情思于景物。通过描绘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的图景,含蓄地表达着诗人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③尾联写“出淤泥而不染”的万柄莲香,远胜借酒浇愁的自暴自弃的举动,体现了诗人摒弃功利、追求清廉的气度。(5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诗中词语的含义的题目,解释是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重视深刻含义,一般都和诗歌的主旨有联系。探究诗歌主旨时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的关键的词语,题目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从诗中的关键词语“闲”“自足”可以看出是想远离世间的烦恼。由此得出答案。
小题2:这是一道诗歌的综合赏析的题目,“境界高远”主要应从诗歌的主旨和意象的选取的角度入手,本诗选取的主要意象“鸟”“鱼”“雨”“云”“莲”,创设出鲜明的意境。诗歌的主旨上题已分析。答题时结合诗句逐联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