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7:03:58
1、阅读题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用比拟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在《喻老》一文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这种思想相通的还有宋代?(作者)《伶官传序》中写的名句“祸患常积于忽微,?。”
(2)乌鸟私情,?。(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
杜牧在《?》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参考答案:(5分)(1)茕茕孑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欧阳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愿乞终养?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阿房宫赋》?多于在庾之粟粒
(错字、漏字、增字均不计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小题2: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 其三》)
小题3:?,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4: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5: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小题1:飞湍瀑流争喧豗
小题2:环珮空归夜月魂
小题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小题4:玉簪螺髻之
小题5:而相如廷叱之
本题解析:
小题1:易错字:豗、珮、簪、螺、髻、廷、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在医院里做杂工,但拒绝接受他的求婚。(《复活》)
B.公债的情势危急,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竹斋却倒戈转向赵伯韬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子夜》)
C.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她无限伤春愁思,她含泪葬花。(《红楼梦》)
D.副主教弗罗洛刺伤弗比斯后逃走,爱斯梅拉达却被认定为凶手,被判处死刑。在执行绞刑时,卡西莫多从钟楼上跳下来,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E、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
参考答案:A、E
本题解析:A.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三次。E.不是《新青年》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觉民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温和平静,认为做事不可激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说法与《游褒禅山记》 原文意思符合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的观察,往往都有心得体会,而今人没有,于是抒发“今不如古”的感慨。
B.作者认为,如果有志、有力,再加上外物相助,就一定能达到险远之地。
C.作者说古人观天地、山川常常有得,作者自己也有所得,古人之得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作者之得是“尽吾志”。
D.作者以游山作比展开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得广泛而深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小题2: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小题3:层峦耸翠,上出重宵;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小题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小题5: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陈情表》)
小题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小题8:臣________,死当结草。(《陈情表》)
参考答案:
小题1:悟已往之不谏? 小题2: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3: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小题4: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5:落霞与孤鹜齐飞?小题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小题8:生当殒首
(每句一分,错一字不得分)
本题解析:小题1要注意“谏”的写法;小题2注意“休”的准确记忆;小题3注意“流”的准确记忆;小题4注意“蠡”字的写法;小题5注意“鹜”字的字形;小题6注意“僮”字的写法;小题8注意“殒”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