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18:22: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条航船

风留给帆
方向留给舵
船长站的位置
留给我
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请你根据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注意](1)立意符合诗歌含义;(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略


本题解析:这首小诗的立意是什么呢?很明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自我意识都很强。比起他们迷失过自我的父辈,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然而,做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也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一种责任。所以,每个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应当问一声自己:我,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会把人生航船引向成功的彼岸;准备不充分,也会有帆破楫折的危险。当然,也可以以站在大海边渴求冲浪、渴求风口浪尖的战斗豪情,对未来做一回畅想和憧憬,像暴风雨来临前勇敢的海燕一样。如果将镜头聚焦别人,那也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是一部辉煌夺目的史册,有的是写满了遗撼和沮丧的残片。面对人生之海,珍重书写吧!
作文的立意取决于诗的立意。这首小诗的立意是什么呢?很明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作文的立意取决于诗的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篇文章。
[写作要求]1、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路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去发觉美,发觉幸福吧。
点评:文章题目拟得很好,具有哲理,它不但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还能让读者很快地入题。该文属于议论文范畴,文章由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切入,然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说理论证,然后再次归结出“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的论点。文章语言颇具文采,结构清晰,说服有力,是一篇很成功的文章。
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我见过许多寻找幸福的人,为了幸福,他们有的在农田里挥汗如雨,有的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有的在官场里勾心斗角……难道得到幸福就这么困难吗?
同桌胖妞听了我的疑惑,大笑起来,她说:“幸福是很简单的事啊!”
胖妞见我仍然心存疑惑,就给我举起了例子“你回答老师提问很正确,老师给了你一个微笑,你心里喝蜜了一样甜,这不就是幸福吗?再如,你放学回到家里,你妈妈赶忙帮你取下背上的书包,把刚买的水果拿给你,这不也是幸福吗?”
胖妞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里学生,她整个浸在幸福里,她当然会认为很简单了。而我是乡下的的孩子,父母为了我能在城里上完中学而整日忙碌着从土坷垃里淘钱,我知道我的父母很辛苦。我当然不会相信胖妞的话。
可是胖妞却没有放弃她的观点,她决定带我亲自验证她的观点。
放学了,胖妞带我到她家做客。来到她家门口,胖妞用她嫩白的手拍了两下门。“是幸福在敲门吗?我这就来——”屋里有人应了。我问胖妞:“你乳名叫‘幸福’吗?”“不是,妈妈说她每次听到我的敲门声,她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的敲门声就是‘幸福的敲门声’了。”
胖妞妈妈开了门,“哟,你和朋友一块儿来的啊。正好,我给妞妞买的鱼马上就炖好了,一块吃。”胖妞的妈妈一边接过胖妞的书包,一边给我打招呼,我看得出胖妞的妈妈真的很幸福。胖妞给她的妈妈讲着学校里的小事,一会她们母女俩就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我以前从没有感到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可笑,可现在我也随着她们开心地笑起来。胖妞的爸爸回来了,全家又是一阵笑声;炖的鱼端上饭桌了,大家又笑上一阵子……哦,她们一家真的为这么件件的小事感到幸福。
我突然想到了我小时候,想到我上学出门时妈妈叫住我,帮我整整歪了的衣领;我想起我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帮我扎紧松了的鞋带;我想起,我五岁时,我学着妈妈在腰里扎个围裙洗碗……我不觉脸上露出了笑容。胖妞说,看:“你也感受到了吧!”
胖妞说得真对,幸福原来真的这么简单!我突然又想起那些为了寻找幸福而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们,原来他们缺的不是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境啊。
点评:这是一篇很精美的散文。作者先是由自己的所见得出要得到幸福很难的结论,然后“我”在同桌胖妞的帮助下,又亲身经历到幸福很简单。最后在胖妞的提示下,“我”终于发现“幸福原来这么简单”,并且明白:那些为了寻找幸福而忙得焦头烂额的人们,原来他们缺的不是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心境。结尾不但照应了开头,还升华了主题。文章取材于身边的生活事例,能从简单的事例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是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
幸福原来就在烈日下
狗蛋发了财,发财后的狗蛋不再叫狗蛋,而叫张富贵了。张富贵在城里买了楼房买了小轿车,气气派派地做起了城里人。
狗蛋是个孝子,于是他就想起了乡下的父亲。狗蛋就开着小轿车回乡下了,他给乡亲们边让香烟,边说,我张富贵很久没有回家,想大家了。大家就说,狗蛋,你是想你爹了吧。狗蛋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家就说,狗蛋真是孝子,你爹狗剩要享大福了。
狗剩于是就被狗蛋带进了城里,住进了小楼里了。狗剩住进城里后,儿子说,爹也得有个城里名儿,就坚持给爹起个张大福的名字。张大福自从住进了小楼就开始享起福来,吃饭不用自己做了,有保姆做好给送到跟前;衣服不用自己洗了,有保姆洗好熨好帮着给穿在身上;铺床叠被也不用操心了,保姆给拾掇好他只管舒舒服服地躺上便是……张大福给家乡人打电话说:“舒服,真舒服!”
可是没有过多长时间,张大福就感觉不舒服了:没有人叫他狗剩了,儿子的朋友来喊他大福叔,他总觉得是在喊别人;抓惯了锄头、铁锨的手如今什么也抓不到,手心里有点儿痒痒的;原先邻居家那个老泼妇的骂声也听不到了,这耳根清静得让人心慌……
狗剩就找儿子谈心,狗蛋,我想回乡下。狗蛋就问,爹,住这儿不幸福吗?狗剩说,儿子,住乡下是苦了点儿,但心里痛快。狗蛋就说,我有时也这么感觉,可这不就是我们在乡下时盼望享受的那种幸福吗?可狗剩坚持说,我要回去。
狗蛋就带着狗剩回乡下了,一回到家狗剩就抓起墙跟的锄头,下地了。狗蛋也忙拿起门后的铁锨,却不知到该干些什么,想半天也下地了。
庄西头的大洼里,太阳正火辣辣地照着。狗剩浑身都冒着汗珠,脸上却笑眯眯的。狗蛋也笨拙地用铁锨铲着玉米禾下的杂草,汗水很快浸湿了名贵的西装。在邻地里干活的那个老泼妇看了就喊起来,狗剩、狗蛋你们这俩个兔崽子,怎么回来受起这罪来了?狗剩就说,咳!咱这乡下人,花钱享福不叫幸福,在这儿受罪我才感到幸福哩。
狗蛋突然明白了什么,也大喊,乡亲们——我张富贵,咳咳,我狗蛋明白了,我要把我的楼房、汽车都卖了,回家来生活哩,我把那钱收回来,给乡亲们打20眼机井吧。乡亲们都说,好啊!
大家都笑起来。烈日下,他们的笑声是那么爽朗。狗蛋小声嘀咕道,妈的,幸福原来就在这烈日下!
点评:近年来考生把考场作文写成文学作品已经不少见了,但真正能够上升到文学审美标准的却不多,此篇文章就是难得的一篇成功的范例。小说通过讲述狗蛋、狗剩父子俩对不同环境中的生活体会,从而发现真正的幸福的故事,为大家展现了两个憨态可掬的农村人物形象,揭示了幸福的真谛。文章使用充满淳朴风味的农村地方语言,没有华丽词句,却能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幸福原来无处不在
本人乃一介书生,日出而学,日落而息,如此已有八年有余矣。然尚不知何为幸福也。于是乎,寻幸福之念油然而生。乃告乡邻,乡邻语曰:“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
闻此说,乃归家细品良久,似有所悟——
生命如此短暂,漂泊不定。人曰:家,乃港湾也,可避风,可躲浪。吾却不屑也。
吾自以为,家母不爱吾,家父不疼吾。思如此,便以为家之不存幸福也。于是乎,自思此家不堪“港湾”之称也。
自闻邻人之语,吾便思前顾后,急深究一番。
不日,吾正伏头思忖《简?爱》,忽闻一缕清香,抬头才见,乃一杯龙井妙茶也,而端茶之人,乃家母也。
母曰:“吾儿读书已久,需休息休息,饮此茶!”
“多谢母亲!”吾拱手道。
一阵凉意沁人心脾,方醒悟:家有幸福存焉。
教室,鸦雀无声。
诸生皆盼师速来,然不敢去请,盖一难题萦绕诸生也。
吾离座,望之,思忖片刻,乃告之此题之解法。妙语如珠,思绪纷飞。言罢,诸生均五体投地。及师至,亦眼露惊色,赞许之语频频传之于吾耳。
乃感心甜如蜜,觉幸福至矣。一日,吾奔与上学之路,忽见一孩童席地而哭,乃上前问之,才知其失归家之路。于是乎,吾送其归。后因迟到而受师之叱责,心却感无怨无悔。不日,是子领其母来校,誉吾一番,感慨万千。师竟向吾再三至歉,令吾感动不已。
思如此,乃深知:幸福,无处而不在,无时而不有也。吾辈当细心领悟之。
点评:本文分别选取了家庭、学校、生活中的三个事例,对邻人语“幸福无处不在”这一中心主题进行了详尽的证明, 事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很有说服力。本文有以下特点:1、使用文言文写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2、使用小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3、语言简介流畅,虽是文言文,但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说明一点:虽然我们不提倡用文言文写作,但也不排斥文言文基础好的学生在作文中做一些尝试,本文就是一种很成功的尝试。
幸福原来就是那一声轻唤
病床上,老人静静地躺着,她的眼睛快要睁不开了,但她坚持着睁着。
病床的周围是她的孩子们,他们都静静地站着,看得出他们已经站得非常疲惫,但他们坚持着。
“都20多个小时了,你们都坐下来歇歇吧。”护士看看这群守护在病床周围的亲人们,有些可怜他们。可他们没有动。“真是怪事,十几个小时前她就该断气了,可她……咳——”护士走时又小声嘀咕了一声。
是的,他们不动,他们不愿意动。因为那床上是他们的最亲最亲的人啊,他们叫她母亲,他们这群孤儿,是母亲费尽千辛万苦才养活成人的啊。
她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40多年前她开始收养孤儿,一生收养了十几个孤儿,她教养他们,培育他们,直到他们上大学、工作、成家生子。老人管束他们很严厉很严厉,老人对他们很亲很亲。如今,老人要走了,他们毫无怨言地为她送行。
“丁呤呤……”是老大的手机响了。“喂——你是老二,你在哪里?妈妈就要不行了,可她不愿咽气,她就等着你呢。什么,你忙,回不来?!你个王八羔子,你信不信我们几个能宰了你!”
半个小时过去了,医院里护士跑来告诉大家:“市长要来医院视察工作,你们还是先避一下吧!”可是没有人愿意动,相反大家好像更坚定地立在那儿。
市长来了,他把随从都留在了外边,他自己独自快速地奔进老人的病室。众人给市长让开了一条路,市长急步走到老人跟前。
老大一把扯住了市长的衣领:“你个混蛋!你知道吗,因为你是地主家的孩子,妈妈收养你要顶住多大的压力?可你的良心哪里去了,文化大革命时,你以妈妈给玉皇大帝上过香为由,就要打倒她,就离开我们这个家。后来你上大学没有钱,是妈妈卖掉她所有的首饰才凑够钱,替你交了学费啊。你竟然要抛弃她!”
市长跪了下来,轻声唤道:“妈妈——”老人的眼睛一下睁得很大:“老二,你终于又喊我妈妈了。你知道吗,你们十几个就数你有文化,我一直等着享你的福呢。现在,我等到了……”老人的眼睛终于闭上了,大家都看到老人那僵硬的脸上,竟然还渐渐堆起了笑容,是很幸福的那种……
点评:一声轻唤也能使人幸福吗?是的,在特定的环境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中,幸福真的可以简化到一句简单的话语。这篇文章里,那句简单的话语便是儿子的那一声“妈妈”,这是经过历史的曲折之后的呼唤,这是饱含着酸甜苦辣的呼唤,这是一声足够让妈妈满足的呼唤。这样的呼唤,怎么不让人感到幸福呢?看来,写文章时,不要怕语言简单,而是怕你没有给这句简单的语言设置好恰当的环境。


本题解析:
“幸福”是一个普通的话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考生在构思立意上要力求新颖。
“幸福”是什么:可以叙事,表现家庭之亲情,表现师生之友情等等;可以论述,表现“幸福观”。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一百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一百分”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
①选准角度;
②明确立意;
③自选文体;
④自拟题目;
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⑥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流觞曲水论花魁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几度斗转星移,几度沧海桑田。昔日羲之兰亭集会传佳作,今日众文豪重返人间,再行流觞曲水之乐。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千里逢迎,群贤如云。
司马迁首先发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吾尝闻历代文士论花之魁者,至今众说纷纭。今日吾等,何不流觞曲水论花魁?”
“妙极!妙极!”众名士颔首赞许。
司马迁斟了一杯酒,轻轻置于溪中。潺潺的流水托起酒杯,待酒杯流至渊明前停下,只见他从溪中取出酒杯,摇着蒲扇曰:“今者之论,愚以为菊当之无愧!菊,隐逸,高洁,花中隐士者也。若非菊卓尔不群,吾何以怡然自安,宁静致远,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菊,真吾知己也!若定菊为花魁,实至名归。”说罢,酒杯早已放入溪中。
流至敦颐前,只见他一手取出酒杯,一手捋着胡须道:“五柳先生之言甚善,然余疑之。余以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正直而超凡逸俗,若论花魁者,莲当仁不让!”说罢便笑着把酒杯放入溪中。
“吾不与二位先生也。吾以为当推梅为花魁:君不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君不闻‘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君不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古往今来,梅乃清高与劲节之象征,又常为文人画士笔下之物——”
未及放翁说完,渊明一改往日与世无争的作风,急道:“若以此论,有词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敦颐打断道:“余亦有《爱莲说》流传于世——”
“勿言,勿言!”司马迁说道,“各位皆为一代文豪,何必为此而争乎?今日来此,权为流觞曲水,何至于斯!”
溪水晶莹透亮,酒杯静静飘至东坡面前。他取出酒杯,一饮而尽,道:“妙哉!吾无花可荐,视诸位各有定论,请恕吾冒昧一言: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诸位言之皆有理,然择取标准相异,故结论各异。今日之事,尚不可定论矣!”
司马迁惊道:“东坡居士,吾知之矣,吾知之矣!众位心有所爱,标准亦为所求。五柳先生推菊,乃以隐逸高洁为标准;濂溪先生荐莲,乃以正直脱俗为标准;至于务观兄赞梅,则以清高劲节为标准。由此观之,故无定论。”
东坡曰:“太史公‘西汉文章一司马’之名果不虚传。既各位心中有花,标准各异,与其争论不已,何不守住心中花魁、胸中所求?”
“居士所见甚是,吾等甘拜下风。吾其还也!”众人齐道。
刹时,霓为衣兮风为马,衣袂飘飘登仙界。
【评点】
文章巧用课文内容来结构文章。
其一,流觞曲水本是魏晋文人聚会时的一种娱乐形式,出现在课文《兰亭集序》中,被作者巧借了过来。作者思维穿越了时空界限,让不同时代的文人(都是课文作者)聚会,演绎了一则“论花魁”的故事。流觞曲水,成了作者结构文章的形式。
其二,文章语言多处化用或引用课文语言。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来自课文《离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自课文《兰亭集序》,“千里逢迎,群贤如云”化用课文《滕王阁序》中的“千里逢迎,高朋满座”一句,结句“霓为衣兮风为马,衣袂飘飘登仙界”化用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之句。除此之外,在人物对话中还直接引用了各自或他人的诗文。如陆游论梅为花魁之语,诗句有自己的,也有王安石和王冕的。这些课文语言与作者的语言糅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形象地阐述了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自己心灵的需求。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漫画的材料作文,先分析漫画的寓意,丰子恺这幅《某种教育》讽刺模式教育,按照一个模子来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要求衡量人。其实现在不光是教育方式是一个模式,连教学评估标准也是划一不二。在扩大开来,我们现在岂止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甚至艺术创作按照一个模子来撰写、创作还少吗?例如不管什么形式的文章都要求按照某种形式来规划;学术论文形式按照一个规格来要求;职称评定按照同意项目立项和论著要求来衡量;书法搞什么字库;绘画来什么流水线等等。 几十年前丰子恺就谈论的问题怎么依然如故甚至有所发展呢?我们的所谓“标准化”排斥了个性化,同于机械化,难道我们用这种模式来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吗?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佛经《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头牛。常逐水草,随时喂食。时有一虎捕食一牛。此时,牛主人念:“吾已失一牛,已不完全。要其他牛何用?”当即驱牛至深坑高岸,排着坑底尽皆杀之。
1.请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2.不要脱离材料及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不要追求完美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就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不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一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又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的,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的。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的,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的。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笑话当然是笑话,但是说明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我们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一种天性。应该说,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时间长了以后,就自然会形成这样一种情景: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到自己满意的地步,那么必定是吃不好,也睡不好,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很不舒服。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度,就像水到了100℃就会沸腾,低于0℃就会结冰一样,追求完美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变得不完美。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都要适可而止,如果不达到想像中的彻底完美誓不罢休,那就是和自己在较劲了,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这疙瘩会系得越来越大,会系得越来越死。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出现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像是一根树枝,即使再坚硬,也会渐渐承受不了我们自己找上门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塘,我们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我们就是这样跌进完美自身所造成的误区里,只不过这种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招手出现,以良好的状态开始作为引导,然后被日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我认为在现在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代,有效地避免追求完美的不利影响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做呢?首先,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即:做事情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为了从9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而为最终的那0.1%付出多出正常标准很多倍的时间、精力等资源。但是我们都知道,事情到最后的那0.1%最难获得,和前面根本不成比例,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强求它。其次,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使生活节律紧凑有序,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社交及文体活动,分散和转移对完美的关注。
最后,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并知足者常乐,才是完美的心境。


本题解析:人生悠长而又苦乐交融。 每个人都期待着完美,事实却是没有人可以随心所欲的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期待似童话故事般圆满的结局,但我们应该知道前往桃源的道路之上也可能四处泥泞!有些未知的人,有些缺憾的事,总会在我们生活的美丽画卷中出现。要学会接受它,化解它。
何必为一叶残花否定满园芬芳! 又何必会为一缕枯枝拒绝无边绿意! 无论我们遭遇到挫折,经受了打击,都不该因此去否定整个美好的人生。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