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7:58: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5)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塞上风云接地阴
(2)画图省识春风面
(3)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江南好,__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4)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________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参考答案:(1)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两处闲愁。才下眉头;
(3)风景旧曾谙,春来江水绿如蓝。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完成下面问题。
1、诗人为何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 91exam .org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集中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本诗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现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2.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地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要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才 20岁的知青的内心来说,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3.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
4.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参考答案:(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每题1分,共8分)
(1)子曰:“____________,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2)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上》)
(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岁寒,__________。(《论语·子罕》)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