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6 16:52: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两句是
[? ]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舰舸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一)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①。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③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注:①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②邑金:邑,封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金,古代货币单位。③波臣:水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周忿然作色曰作色:脸变色,指发怒
B.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顾视:回头看
C.西江之水而迎子激:引
D.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常与:常常给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3分)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越国国王,引蜀江的水来迎接你,行吧?答案: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店铺里去找我!


本题解析:
小题1:D项,“常与”,平日相处,指水。
小题2:翻译文言文要注意特殊句式以及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第(1)句是疑问句,同时要注意“游”“激”“迎”的意思;第(2)句要注意“乃”的意思是“竟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慨不快意,所杀甚众? ?身:亲自。 ?
B.遂其贼?去:离开。 ?
C.更折节为?俭:抑制、约束。 ?
D.解姊子解之势? ?负:依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乞人耶?”查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返,别查。?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 ①糗糒,干粮。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之饵:给……吃。
B.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完毕。
D.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坐饮以伺人计食略倍五六人
B.使数人抠耳,力掀举,无少动先生不忆举钟乞人耶
C.查悟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D.查其健,劝投行伍为易衣履,又五十金赠之行
小题3: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  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9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4分)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2分)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
⑴(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
⑵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
⑶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


本题解析:
小题1:逆:迎接。
小题2:C项都是副词,解为“才”。A项都是代词,前为“那”;后为“他的”。B项前面为代词,“它”;后面为结构助词,“的”。D项前面为动词,“认为”;后面为介词,“拿”。
小题3: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一个客观事实
小题4:A项中“抓耳挠腮”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恼、忙乱时无计可施的样子。用在此处不对,这里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小题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解答时注意“乃”,“鞠”,“始”,“行”,“素”,“不才”,“得”。
【参考译文】
査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的寺庙里喝酒,看到大殿前面有一座古钟,比两个石瓮还大;上面留有泥土的痕迹和手印,都是新近才有的。査伊璜感到疑惑,俯身往钟里看,有一个竹筐,不知存储着什么。让好几个人抠住钟的双耳,用力往上掀,一点都不能抬动,就更加吃惊了。于是就坐着喝酒来等(在钟下放东西的)那个人。过了没多久,有个乞丐进来,带着(乞讨)获得的干粮,把它们堆积在古钟底下。(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把钟合上以后才离开,过了一会又来,手伸进去拿东西 吃,满座的人都很吃惊。査伊璜问:“那个男儿,你为什么要做乞丐呢?”回答说:“吃得多,没有人雇佣我 做事。”査伊璜因为他健壮,鼓励他去参军,乞丐发愁,觉得没有凭借这样做。査伊璜带着他回家,给他吃,算起来食量是常人的五六倍。为他换了新的衣鞋,又给他五十两银子作为路费。
过了十多年,査伊璜的侄子在闽地做官,有个将军叫吴六一,忽然来拜见。说话之间,问道:“伊璜是您的什么人?”回答说:“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吴说:“他是我老师。作别十余年,很是想念。麻烦您转告先生,请他光临。”适逢査伊璜来到,于是就告诉他,伊璜全不记得这个人。立刻命令仆人备马,在吴将军门前投递名片。将军快步跑出,在大门外迎接伊璜。伊璜看他,觉得一点也不认识。私下里怀疑将军弄错了,但是将军弯着腰,越发恭敬。过了一会来到大堂,那些卷帘、搬座的人,都是年少姬妾。坐定,正想问清楚,将军动了动脸色,一个姬妾捧着官服到来,将军就起身换衣,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众位姬妾为将军整理衣袖完毕,将军先让几个人把伊璜按在座位上,不让他动,然后行朝廷上的礼节,如同拜见君王。査大吃一惊,不理解为什么这样。朝拜完毕后,将军就穿着便服在他身旁陪坐。笑着说:“先生记不起那个举钟的乞丐了吗?”査这才明白。过了一会,高举盛宴,家里的歌妓在底下奏乐。伊璜见将军每天不做别的,只是清点姬妾奴婢的人数和骡马器用的数量,督促下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漏了什么。一天,拿着登记的文书对査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奴婢器物,我都不敢自己占着,请允许我分一半给您。”査大惊不接受,将军不顺从。按照文书点数,古玩和家具,几乎放满了厅堂内外。査坚持阻止,将军不理。考查奴婢仆人姓名完毕之后,就让男的备办行装,女的收拾器物,并嘱咐他们恭敬地服侍先生,底下都惶恐地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登上马车,马夫整治好骡马,这才回去,与査作别。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都指挥郭赟与清军御史汪琳中交通为好利,通劾奏,逮治之。三殿灾,偕同官何忠等极陈时政阙失。忤旨,出为交耻清化知州。
宣德元年,黎利反,王通战败,擅传檄割清化、迤南畀贼。贼方围清化,通与指挥打忠坚守,乘间破贼,杀伤甚众。贼将遁而檄至,通曰:“吾辈杀贼多,出城必无全理,与就缚,曷若尽忠死。”乃与忠益固守。贼久攻不下,令降将蔡福说降,通登陴大骂。贼知城不可拔,引去。及还京,宣宗大奖劳之。
景帝监国,以于谦、陈循荐,起兵部员外郎,守居庸关。俄进郎中。帝即位,进右副都御史。也先犯京师,别部攻居庸甚急。天大寒,通汲水灌城,水坚不得近。七日遁走,追击破之。
景泰元年召还。时杨洪督京营,命通参军务兼理院事。言:“诸边报警,率由守将畏征调,饰诈以惑朝廷:遇贼数十辄称杀败数千。向者德胜等门外不知斩馘几何,而获官者至六万六千余人。辇下且然,何况塞外。且韩信起自行伍,穰苴拔于寒微,宜博搜将士中如信、苴者,与议军事。若今腰玉珥貂,皆苟全性命保爵禄之人,憎贤忌才,能言而不能行,未足与议也。”意盖诋谦与石亨辈。谦疏辨,言:“概责边报不实,果有警,不奏必致误事。德胜门外官军升级,惟武清侯石亨功次册当先者万九千八百余人,及阵亡三千余人而已,安所得六万之多?通以为滥,宜将臣及亨等升爵削夺。有如韩信、穰苴者,乞即命指荐,并罢臣营务,俾专治部事。”疏下廷议。廷臣共言谦及石亨、杨洪实堪其任;又谓通志在灭贼,无他。帝两解之。寻敕谦录功,不得如从前冒滥,盖因通言而发也。给事中覃浩等言通本以知兵用,不宜理院事,乃解其兼职。
塞上军民多为寇所掠。通请榜诸边能自归者,军免戍守三年,民复徭役终身。又请悬封爵重赏,募能擒斩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者。已,又言:“古之将帅务搜拔众才,如知山川形势者可使导军,能腾高越险者可使觇敌,能风角鸟占者可使备变。今军中未见其人,乞敕廷臣各举所知,命总兵官杨洪、副将孙镗同臣考验。”诏皆行之。
天顺三年致仕。成化六年卒。赐祭葬如例。
(节选自《明史·罗通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旨,出为交耻清化知州杵:抵触,不顺从
B.贼知城不可拔:攻取
C.并罢臣营务,专治部事俾:使
D.民徭役终身复:恢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忠益固守今其智反不能及
B.获官者至六万六千余人泉涓涓始流
C.未足议也微斯人,吾谁
D.能腾高越险可使觇敌廉颇,赵之良将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通是吉水人,永乐十年中进士。担任御史职务时,罗通发现都指挥使郭赞和清军御史汪琳中互相勾结就上奏弹劾,朝廷逮捕并治了郭赞的罪。
B.宣德元年,罗通与指挥打忠在王通战败割让土地给黎利的情况下,坚守清化城,打败了叛军的进攻。回到京城后罗通受到宣宗皇帝的奖赏和犒劳。
C.罗通在景泰元年参知军务并兼理都察院时,曾经上疏要求严肃军纪,杜绝冒领军功,同时建议从军中选拔优秀人才。皇帝听从了罗通的建议。
D.罗通曾经请求皇帝用高官厚禄招募能够擒杀也先、伯颜帖木儿和喜宁的人。不久,罗通又进言希望能选拔那些具备引导、侦查和预警等才能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将遁而檄至,通日:“吾辈杀贼多,出城必无全理,与就缚,曷若尽忠死。”(5分)
(2)诸边报警,率由守将畏征调,饰诈以惑朝廷,遇贼数十辄称杀败数千。(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1)敌人将要逃跑时割让清化的文书却到了,罗通说:“我们这些人杀敌太多,出城投降必定没有活命的道理,与其受绑,不如竭尽忠诚为国战死。”(“檄”“全”“与”“曷若”各1分,通顺1分)
(2)边境各地上报的军情,大都是由于守边将领畏惧征发调动,作假来迷惑朝廷的,遇到几十个敌人就称自己杀退了数千人。(“率”“以”“惑”“辄”各1分,通顺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复:免除(赋税徭役)。
小题2:C介词,和、跟。A项,副词,就/副词,竟然。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D项,代词,……的人/助词,用在判断句、叙述句的主语后,表示语气的停顿。
小题3:C“皇帝听从了罗通的意见”与原文不符,皇帝对罗通和于谦两方面调解,并未全听。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罗通,字学古,吉水人。永乐十年进士。授予御史一职,巡视四川。都指挥使郭赟和清军御史汪琳中勾结在一起作奸谋利,罗通上奏弹劾,朝廷逮捕了郭赟并治他的罪。(永乐十九年)三殿发生火灾,罗通和监察御史何忠等人极力陈述时政的不足。触犯皇帝旨意,贬谪为交阯(今越南北部)清化州知州。
宣德元年,黎利谋反,征夷将军王通和黎利作战失败,王通擅传朝廷命令把清化及其以南割让给黎利。叛敌正在围攻清化,罗通和指挥使打(dǐng,姓)忠坚守城池,趁机击败敌军,杀伤敌人众多。敌人将要逃遁割让清化的文书却到了,罗通说:“我们这些人杀敌太多,出城投降必定没有活命的道理,与其受绑,不如竭尽忠诚为国战死。”罗通就和打忠更加坚决地防守清化城。敌人长时间攻不下清化,就下令让降将蔡福游说罗通投降,罗通登上城墙大骂蔡福。黎利知道清化城不能被攻占了,后退离开。等到罗通回到京城,宣宗皇帝大大地奖赏了罗通。
景帝监理国家,因为于谦、陈循推荐,罗通被起用为兵部员外郎,把守居庸关。不久,晋升为郎中。景帝登上皇位,晋升罗通为右副都御史。也先进犯京城,所率部属攻打居庸关十分急迫。天气严寒,罗通打水浇灌城墙,水冻成冰,十分坚实,敌军不能逼近。七天后敌军退走,罗通追击破敌。
景泰元年罗通被召见回京。当时杨洪掌管京城军务,皇上命令罗通参知军务并且兼管都察院的事。罗通对皇帝进言说:“边境各地上报的军情,大都是由于守边将领畏惧征发调动,作假来迷惑朝廷的,遇到几十个敌人就称自己杀退了数千。以前,德胜等城门外不知斩敌多少,但是获官的人多达六万六千多人。皇上身边尚且这样,更何况是塞外呢。况且韩信从士兵中被起用,穰苴在贫贱中被选拔,应该从将士中广泛选拔像韩信、穰苴这样的人,让他们参与商讨军事。像现在腰佩美玉帽插貂尾的达官显贵都是苟全性命保有爵禄的人,嫉恨猜忌贤才,能说却不能做事,不足以和他们在一起商议事情。罗通的意思大概是攻讦于谦和石亨等人。于谦上疏辩解,说:“罗通一概责备边报不真实,果真有警情,不上奏一定会误大事。德胜门外官军升级的,只有武清侯石亨按功劳记录在册奋勇当先的一万九千八百多人,和阵亡的三千多人而已,哪里有六万多人?罗通认为泛滥,应该将我和石亨等人提升的爵位剥夺。军中有像韩信、穰苴这样的人,希望立刻推荐任命,并罢免我的军中职务,使我专心治理六部衙门的事。”于谦的疏议被皇帝放在朝堂上评议。朝中大臣都说于谦、石亨、杨洪实在是能够胜任其职;又说罗通志在灭敌,没有其他的想法。景帝两相宽解。不久,下令让于谦记录军功,不得向以前那样冒领泛滥,这大概是因为罗通的话而发表的看法吧。给事中覃浩等人上奏说罗通本来凭借熟悉军务被任用,不应该兼理都察院的事,于是就解除了罗通的兼职。
边塞上的军民多被敌人侵略。罗通张贴榜文告知边境能够自己回来的,军人免除戍守边疆三年,百姓终身免除徭役。又上奏请求用高官厚禄悬赏招募能够擒杀也先、伯颜帖木儿、喜宁的人。之后,又说:“古代的将帅务必搜求选拔众多人才,比如知道山川形式的人可以使他引导军队,能够腾高越险的人可以让他侦查敌人,能够用风声鸟鸣占卜的人可以让他预测变乱。现在军中没有见到这样的人,希望下令廷臣各自举荐知道的人才,命令总兵官杨洪、副将孙镗和我一同考查检验。”景宗下诏都同意执行。
景帝天顺三年罗通辞官退休。成化六年死。皇帝下诏按惯例祭祀下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