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6:19:15
1、其他题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15分,每空1分)?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适百里者,?;
④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⑤寓形宇内复几时???
⑥以无厚入有间,?
⑦既自以心为形役,??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⑨?,时矫首而遐观。
⑩?,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⑾?,鸟倦飞而知还。
⑿?,功在不舍。
⒀?,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⒁焉有仁人在位,??
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参考答案: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适百里者,宿舂粮;
④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⑤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⑦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⑨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⑩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⑾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⑿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⒁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5分)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王何?”(《滕文公下》)
(1)从“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一句中,可概括出一个成语 ;孟子以此设喻,向戴不胜提出了怎样的建议?(3分)
(2)请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学习者与所处环境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1)一傅众咻;多引荐贤士以辅佐宋王,以改变不利于宋王向善的环境。(2)学习者所处的环境有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环境的好坏对学习者影响很大,良好的环境可以促使学习者品行良好、学业有成。但人不能一味依赖环境,逆境一样可以磨砺人。(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解答此道题目,第一问,需要根据语段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第二问,需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王何”作出分析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参考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学好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假定有个楚国大夫在这里,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请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请楚国人教他呢?”戴不胜说:“请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哇啦哇啦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学会的了。如果带他到齐国都城的闹市上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讲楚国话,也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宋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还能同谁一起干坏事呢?如果在王宫中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人,宋王又能同谁一起做好事呢?仅仅一个薛居州,能对宋王起什么作用呢?”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接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陈情表》
小题2: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小题3: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小题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小题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2: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小题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小题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僮、蠡、琼、觞、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
?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_______
?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参考答案:(1)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樽以相属 山原旷其盈视,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渡 镜中衰鬓已先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任安书》中说“仆以口语遭遇此祸”,此祸,是指遭受腐刑(宫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记“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北面;《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是坐在东面,面朝西边,属尊位,所以有张良“西向侍”。
B.《雷雨》选自《曹禺选集》,创作于1933年,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伦理冲突。曹禺还创作了《日出》《北京人》等剧作,影响很大。
C.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李密的《陈情表》,苏轼有评价:“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是“荆公则学人之文也”,即认为此文虽为游记,却寄寓了治学、做事的道理。
D.《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科”是表示人物的动作、表情,旦指女主角,末是男主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阳”应在山南;“东向坐”是坐西边,面朝东。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