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时间:2019-03-16 00:58: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星翼轸,地接衡庐/分野
B.宇文新州之懿/美好
C.遥襟甫畅,逸遄飞/刚、顿时;迅速
D.家君作,路出名区/宰相?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张伯行,字孝先,河南仪封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考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
丁父忧归,建请见书院,讲明正学。仪封城北旧有堤,三十八年六月,大雨,溃,伯行募民囊土塞之。河道总督张鹏翮行河,疏荐堪理河务。四十二年,授山东济宁道。岁饥,即家运钱米,并制棉衣,拯民饥寒。上命分道治赈,伯行赈汶上、阳穀二县,发仓谷二万二千六百石有奇。布政使责其专擅,即论劾,伯行曰:“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乃得寝。四十五年,上南巡,赐“布泽安流”榜。 寻迁江苏按察使。
四十六年,复南巡,至苏州,谕从臣曰:“朕闻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时命所在督抚举贤能官,伯行不。上见伯行曰:“朕久识汝,朕自举之。他日居官而善,天下以朕为知人。”福建巡抚,赐“廉惠宣猷”榜。伯行疏请免台湾、凤山、诸罗三县荒赋。福建米贵,请发帑五万巿湖广、江西、广东米平粜。建鳌峰书院,置学舍,出所藏书,搜先儒文集刊布为正谊堂丛书,以教诸生。福州民祀瘟神,命毁其偶像,改祠为义塾,祀朱子。俗多尼,贫家女,髡之至千百,伯行命其家赎还择偶,贫不能赎,官为出之。
四十八年,调江苏巡抚,赈淮、扬、徐三府饥。 会布政使宜思恭以司库亏空为总督噶礼劾罢上遣尚书张鹏翮按治陈鹏年以苏州知府署布政使议司库亏三十四万分扣官俸役食抵补伯行咨噶礼会题不应。伯行疏上闻,上命鹏翮并按。别疏陈噶礼异议状,上谕廷臣曰:“览伯行此疏,知与噶礼不和。为人臣者,当以国事为重。朕综理机务垂五十年,未尝令一人得逞其私。此疏宜置不问。”伯行寻乞病,上不许。
伯行方成进士,归构精舍于南郊,陈书数千卷纵观之,及小学、近思录,程、朱语类,曰:“入圣门庭在是矣。”始赴官,尝曰:“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自号曰敬庵。又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氏贪生,佛者畏死,烈士徇名,皆利也。”在官所引,皆学问醇正,志操洁清,初不令知。平日齮龁之者,复与共事,推诚协恭,无丝毫芥蒂。曰:“已荷保全,敢以私废公乎?”
(节选自《清史稿?张伯行传》)
【注释】①会题:联名上疏。?②齮龁(yǐhē):本指啃咬,这里指因意见不合而忌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岁饥,即家运钱米值:适逢
B.时命所在督抚举贤能官,伯行不与:赞许
C.福建巡抚擢:提拔
D.俗多尼,贫家女鬻: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搜先儒文集刊布为正谊堂丛书,教诸生焉用亡郑陪邻
B.伯行命家赎还择偶皆出于此乎
C.故学莫先主敬匹夫之有重社稷也
D.置学舍,出藏书几为巡徼陵迫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伯行为官清正廉明,皇帝称赞他是最难得的清官,他勤于供职,在官时所举荐的都是学问醇正、志向操守清廉的人。
B.张伯行担任山东济宁道时,发放仓谷,赈济灾民,而布政使责备他独断专行,准备上疏弹劾他,为此张伯行睡不好觉。
C.张伯行破除地方陋习,重视教化。福建百姓祭祀瘟神,他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偶像,改祠堂为义塾,祭祀朱熹。
D.张伯行重视教育,他建书院,置学舍,拿出自己的藏书,搜罗前代文人的文集刊印成丛书,用来教育学生。
小题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会 布 政 使 宜 思 恭 以 司 库 亏 空 为 总 督 噶 礼 劾 罢 上 遣 尚 书 张 鹏 翮 按 治 陈 鹏 年 以 苏 州 知 府 署 布 政 使 议 司 库 亏 三 十 四 万 分 扣 官 俸 役 食 抵 补 伯 行 咨 噶 礼 会 题 不 应。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有旨治赈,不得为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4分)
(2)平日齮龁之者,复与共事,推诚协恭,无丝毫芥蒂。(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
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
(选自《元史列传十四》,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厉:洪亮、激昂?
B.诸曹白事,有难决者?曹:同辈?
C.麾诸军毕济?麾:指挥?
D.潜刻期而去?刻期:约定日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C.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D.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乃入见。问:“何以战?”
11.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①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④伯颜手杀文义,擒范兴杀之
⑤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⑥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13.(1)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①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
译文:
②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
译文:?
③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文:
答:



4、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两句是
[? ]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舰舸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时运不济,命途多:乖违、不顺
B.无路请缨,终军之弱冠:等到
C.阮籍猖,岂效穷途之哭:狂放、不拘礼法
D.云销雨霁,彻区明:日光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