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3-15 23:40: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2: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小题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


参考答案:
小题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小题1: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1: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简答题。
(1)“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很精彩的场面,请简述其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说说《红楼梦》中潇湘馆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华雄是董卓手下的一员猛将;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时,被华雄连斩多元大将;关羽挺身而出要战华雄;曹操为他温了一杯酒壮行,关羽没接就飞身出马;关羽斩了华雄,酒还未凉。(意对即可)
(2)主要景物是翠竹,特点是清幽、安静和恬淡;潇湘馆的景物就是林黛玉性格的衬托与写照。(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简答题:(5分)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请简述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
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出这话,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5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文学名著情节的掌握情况,用简明的语言概述出相关的情节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擅长描写战争,也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绝”,即司马懿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和孔明的“智绝”。特别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巧施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体现了他的睿智。
C.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官》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都具有很强烈的批判、讽刺效果。
D.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题中B项,“司马懿”应改成“曹操”;“连环计”是庞统献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任选三组,6分)
小题1: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靡不有初,?。(《诗经·大雅·荡》)
小题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
小题3:?,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李白《蜀道难》
小题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杜牧《阿房宫赋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王羲之《兰亭集序》)


参考答案:
小题1:江州司马青衫湿?鲜克有终
小题2:万里悲秋常作客?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小题3:潦水尽而寒潭清?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小题4:可怜焦土?亦足以畅叙幽情


本题解析:本题默写的均为课文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难度不大。只是“瞬”“潦”“幽”这几个字,不要因为读音而写成别字。
点评:避免因为读音问题而写别字,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句子的意义。有的是通假字,因为读音而写成了本字,与原文不符,这也是错误的。有的是与他字音同或音近,而写成了他字。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