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23:26:17
1、单选题 依次填入各句中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是原来就存在的;但到“四害”横行的日子里,情况的确达到了________的地步。
②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和计算,是十分精确的。整座铁塔共有钢梁1 800根,由1 050 846个铆钉铆成一体,在组装中没有一根错位,在近百年的使用中也没有一根需要调换,令人________。
③像一个________的法官,他对自己近几年的旅程,严格地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又一次得出了钢浇铁铸的评语。
④咱________,心里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东西,怕啥?
A.叹为观止? 登峰造极?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B.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铁面无私? 大公无私
C.登峰造极? 叹为观止? 大公无私? 铁面无私
D.叹为观止? 登峰造极? 铁面无私? 大公无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登峰造极”与“叹为观止”两者感情色彩褒贬不同,且“令人”只能同“叹为观止”搭配使用,所以①句要用“登峰造极”,②句要用“叹为观止”,排除A、D两项;“铁面无私”与“大公无私”色彩相同,均为褒义词,但“铁面”强调公正、严明,不讲情面,不畏强暴,而“大公”则强调无私心,根据③句“严格”“钢浇铁铸”之语意当选用“铁面无私”恰当,④用“大公无私”即可,所以要排除A、C两项。经过两次排除,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令后人、风俗、法令、时间统统在棺木前化为子虚乌有的君主肯定不是凡夫俗子。
C.宏伟的建筑足以令任何民族引以为荣,除非我们认为一个民族能否名垂青史无关紧要。
D.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达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B.子虚乌有:名词,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用在此句,不合语境,应用形容词“乌有”。D.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且一般只用于否定句中。此处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李老师针对班上同学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表扬或批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句,显得不够重视,孩子也没听进去,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D.这几个百无聊赖的流浪汉不是在台球桌旁观战,就是在角落里打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竭泽而渔:排干池塘或湖泊里的水捕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用在这里不恰当;A.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C.轻描淡写:原指用浅淡的颜色描画,今多指借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D.百无聊赖:指精神没有寄托,空虚无聊。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峡库区的移民尽管安土重迁,不愿搬到别处去,但他们为了顾全人局,舍己为公、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出了一种可敬的三峡移民精神。
B.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因此,我们必须践行“八荣八耻”,树立文明新风。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山,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D.这次模拟考试我只是因为粗心大意丢了6分,完全不足为训,可数学老师却狠狠的把我批评了一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轻易迁居他乡。B粉墨登场:化好妆上台表演,多用以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妆打扮,登上政治舞台。C沧海横流:形容洪水泛滥。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D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的准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名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那本《应用写作学》,你久假不归,我现在急着用,请你尽快还给我。
B.曹雪芹忍受人生的巨大痛苦,在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就了《红楼梦》这一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
C.刘谦在“春晚”的表现,使得他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偶像,谈到走过的路程,他闪烁其辞,详尽地讲述了自己成长的经历。
D.几十年来,他虚心求教,用心揣摩,登堂入室,终成一方名师,备受学生敬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闪烁其词: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A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B千古绝唱:指诗文创作的最高境界,也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自古以来最好的作品。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