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22:42: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
小题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3分)?
小题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小题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散曲,前四句写燕子在泥中衔回落花修补画栋上残破的彩绘花朵,燕子都不忍花朵残破,有拟人意味;中间四句写燕子在半开半掩的珠帘内,半掺着羽翼,感伤眼前破败“堂前王谢”,既有拟人手法,又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暗含用典。作者实写眼前的衰败,化用典故,让人联想到旧时的王谢堂,虚实结合。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是因为燕子觉得“花落意难堪”,表达了惜花伤春之情,结合后文燕子呢喃,千般诉说,只有住在这里的老僧才能听懂。这里表明王谢堂早已经变身寺庙。昔盛今衰的感慨溢于言表。最难消:最难承受。谙:谙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答案:司马懿听说蜀军已退,认为诸葛亮死了,便亲自带兵追赶。突然,一辆四轮车从蜀军中杀了出来,车上坐着诸葛亮。司马懿吓坏了,以为中了诸葛亮之计,赶紧回逃。一直逃了五十多里才停下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后来得知,所见仅是木像。
或:诸葛亮死后,杨仪等人按其安排,秘不发丧,缓缓撤退。司马懿亲率大军急追,追近蜀军之时,忽然一声炮响,蜀军回旗返鼓,众多蜀将拥着坐在轮椅上的诸葛亮木像,出现于蜀军中,司马懿见木像以后,以为诸葛亮未死,加上姜维高喊“中计”,便不由心胆俱裂,丢盔弃甲,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重要情节的掌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是《三国演义》中尽人皆知的故事。死诸葛指诸葛亮,活仲达是司马懿。诸葛亮因上方谷之战失败而病入膏肓,最后不治而死,诸葛亮遗命是全军后撤,料想到司马懿会追杀,就令部下在归途上设下埋伏,并让部下搬出自己木质雕像来恐吓司马懿,结果真把司马懿吓走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后来比喻人虽死,但余威仍在。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首诗都表现了女子思念征夫的思想感情。
(2)《秋歌》先景语后情语,情景始终交融。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冬歌》则全是另一种写法。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事情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通过形象刻画与心理描写的结合,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思妇形象。(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你认为这首诗的颔联哪些字表现了诗人烹字炼句的功夫,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颔联以"纵横""高下"为对,工稳恰切,而且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自由宁静的气氛于言外可见。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回答1~2题。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千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据《汉书》记载,蜀有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 。有问卜者,则依著龟为言利害。
1.选出具体表现“崎岖不易行”的句子(?)
①山从人面起
②见说蚕丛路
③云傍马头生
④芳树笼秦栈
⑤春流绕蜀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⑤
2.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