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6:40:56
1、阅读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柳湘莲为了摆脱薛蟠对自己的骚扰,假意让薛蟠跟从自己去寻欢作乐,把他骗到北门外的塘边,糊弄薛蟠发誓结义,趁机狠狠教训了呆薛蟠。不仅打了,还用马鞭抽了,灌了他几口脏水。薛蟠大吐酒水,全身疼痛难禁,后悔自己的认错人。薛姨妈要告官,被宝钗拦住。
B.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花,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
C.宝玉来看黛玉,黛玉觉得宝玉对自己的态度忽冷忽热。无意中听到雪雁说宝玉定亲的传言,千愁万绪堆上心头来,便打定了主意,将身子糟蹋了下去,一死了之。众人请医问药,宝玉实言安慰,都不管用,直到饭也绝粒,粥也不喝。奄奄一息,垂毙殆尽。听到侍书说是要和园子里的姑娘定亲,要“亲上加亲”,顿时清爽许多,病也渐渐好转。
D.香菱和众人斗草,不小心把裙子弄赃了。其裙为宝钗所赠,怕辜负了宝钗的心,又怕薛姨妈责备,贾宝玉便建议香菱换一条一样的裙子。正好袭人有一样的裙子,便把裙子换与香菱,又将脏裙子拿去收拾。香菱临走时,让宝玉不要告诉薛姨妈。
E.中秋家宴冷清,湘云与黛玉去凹晶馆赏月联诗。黛玉发现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捡个小石片打过去,却飞起一只大白鹤。湘云灵机一动,便联出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寻思半日对道:“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称奇,但又觉太颓废。后妙玉从山后转出,说这句子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让她们不要再联下去而请到她那里喝茶。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项,“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应为“便以家里要为她赎身之事”试探宝玉;“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应为“宝玉一一答应”;D“宝钗”应为“宝琴”,“薛姨妈”应为“薛蟠”。故选B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阅读《咬文嚼字》,回答下面问题: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第3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3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意对即可)
2.文章3、4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阐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意对即可)
3.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题围绕论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填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_____________,秋以为期。《氓》
(3)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4)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采薇》)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
(7)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
(8)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参考答案: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匪我愆期;将子无怒。
(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万类霜天竞自由。
(7)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8)士皆瞋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陆游《书愤》这首诗中的空缺部分。
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参考答案: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3)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4)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
(5)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参考答案:(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民生各有所乐兮
(3)目遇之而成色
(4)雁阵惊寒
(5)人道寄奴曾住
(6)俯察品类之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