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6:36:18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的问题,连续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方说小的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的时候,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这位记者想要获得的答案谁心里都明白,因为在太多的名人访谈中,这样的问题显然都是为对方作秀进行的铺垫,然而,丁肇中的回答却是:“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不死心,又追问道:“在这里没有必然么?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是不知道的,你不能说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请根据阅读材料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这是以一次访谈中的对话片段为材料的,主要人物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材料中的重点是第三段的最后一句。一个大物理学家,面对提问居然连续回答三个“不知道”,这既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深思。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成就突出的丁教授尚且如此虚怀若谷,敢于当众说出“不知道”。我们这些平凡人是否也应该老老实实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
审题立意:知之为知之、诚信、专注精神、成功的背后…
适合文体:议论文?记叙文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
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2、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3、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796年,华盛顿借《美国广告日报》发表辞职演说,自我解剖说:“即使值政府运行最佳期间,判断失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最初,我就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华盛顿主动卸任,让位于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年3月5日,65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地回到了弗农山庄。他的孙女记录道:“祖父,为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自豪。”
然而不久,华盛顿又被召回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严重冲突。亚当斯致函华盛顿:“您的威名胜过千军万马。”为了国家,华盛顿又束装启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以保卫自己的国家。
请以“追求和责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述材料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追求和责任”是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中要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自己的胸怀和抱负。首先分析材料。华盛顿的追求是什么,他的责任是什么,他实现了他的追求、尽到他的责任了吗?由华盛顿的气度和责任感,联系当前的社会和现实,确定我们的理想和抱负,然后围绕自己的追求和责任立意。要写出自己作为新世纪一代青年肩负的责任,首先要有正义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其次要注意选材,中外著名人物的事迹、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应该了解一些。再次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行文的脉络和语言的顺畅。
点评:关系型作文是比较难的,学生要弄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本题是关系型中的并列关系,相对容易,但用作高一学生的考试还是不太适合,高一学生应该以训练记叙文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符合文体要求。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