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6:36:18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上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看到,网上的留言者对没有什么过错的人污言秽语、百般挖苦、人身攻击和下流调戏,动辄用“硫酸”般的恶言毒语泼向人家时,你想到了什么?当你感到,SARS病毒曾给我们这个国家罩上的恐慌和萧条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当你醒悟,除了在某个纪念日我们才提到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时,你又会想到什么?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请以“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鲜明,材料贴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避免套作,不少于800字。
2、写作题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首小诗写道:“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助你成长的人。请以“我成长中的感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是三教九流共同推崇的。儒家的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荀子也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道家的老子说“上善若水”;佛家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人与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善,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品质,还是一种精神的契约--它是自发的,没有谁强制你。
你对“善”有怎样的理解?请以“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4、写作题
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孔子很重视“名”,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而《吕览》认为事物的价值在其“实”,所谓“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宋代的王安石则说:“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生活中,名与实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也启迪着我们。
请以“名与实”为话题,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郭小川在诗中写道:沉沉
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顾城的小诗《一代人》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小诗只有两行,却以一组相对的意象组合产生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使人对生活进行思考。
读了以上诗句,正在备战高考的你可能会产生一些联想和感触,请联系你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