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6:22:14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读完以上材料有何启示,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有 舍 才 有 得
张琪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先知貌似“很傻”的举动,却让我们深思一个问题:有舍才会有得。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采药人到深山中采药。有一次,他被一条毒蛇咬伤左手,手掌很快变得青紫,毒势正在蔓延。他果断地掏出一把匕首用力砍掉了那只手。在剧痛中包扎好伤口,望着那只已变得乌黑的手,他毫无惋惜后悔之意。回到家,他找医生,医生说:“多亏你砍得及时,否在毒血流入心脏就无药可救了。”几个月后他的伤口愈合了,虽没有了左手,却可以照常做事,活得健健康康。我很为他的勇敢果断所钦佩。他选择放弃了左手,最终保全了生命。在生与死面前,疼痛算不了什么,手算不了什么。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学会割舍。这不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舍去才有得。
又想起另一个故事中那个寻找钻石的人。在茫茫黄沙之中,那个寻宝的人是个幸运儿。他找到了别人没有找到的钻石。钻石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他将自己带来的羊皮袋装满之后又把全身的衣兜塞得满满的。钻石几乎把他压得抬不起头,他却满心欢喜地想着身上的一颗钻石就可以让他衣食无忧,两颗钻石就可以让他过上奢华的生活。归家的路和来时一样难走,钻石的重量让他举步维艰。几天过去了,身上的钻石似乎一天比一天重,而自己的干粮却一天比一天少。他在心里想:扔掉一些吧!但他在掏出那些亮晶晶的钻石时又忍不住放回了兜里。最后怎么样?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死了。他是趴在那袋钻石上死去的。他到底是累死的还是饿死的已不必深究,他在弃与不弃之中错误地选择了不弃,最终死在了茫茫沙漠之中。倘若他抛弃一些,只留一些能够携带的,可能他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没有,不舍让他丧了命。不舍让他失去了更多。
果实之所以甜美硕大,是因为舍去了多余的枝条;采药者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他舍去了中毒的手;而寻宝人之所以死了,是因为他不懂得舍去过多的负担。舍与不舍只在一念之间,而舍于不舍的结果却如此悬殊。总之,有舍才有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要选择就要学会舍弃。正确的舍弃和正确的选择会使我们更流畅地走向成功!
文章从所给材料入手,一开始就说,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而这感触便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下文从两个类似的例子中,来加以论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中心,从对比的角度去论述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本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但文中回扣原材料太少,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本题解析:本小题最重要的是要立好意。有以下几个立意可供参考:
①先知角度 先知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著、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题。
②飞蛾角度 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它的方式是任它追逐它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③灯光角度 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
当然,更为简单地说,本话题可从舍与得的角度,写有舍才能有得;从放弃与选择的角度,写生活中要懂得如何放弃与如何选择。等等皆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审题的角度较多。阅读时可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构思,如“乐观”、“钟情”、“希望”、“魔法”、“灵性”、“网络”、“蹿红”等。从事件、心态、行动、网络魔力等几个角度出发,可得出以下立意:
(1) 从“扫把姐”的行动的角度出发,可立意为:①平凡的事情坚持做,最终也会臻于非凡之境。②把工作当成艺术,即可化平凡为神奇。劳动创造美。
(2)从“扫把姐”的心态出发,可立意为:①心怀梦想的人可开创新生活。②兴趣助人成功。③热爱生活,升华平凡人生。④做人要乐观(或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平凡人生)。⑤专注本职工作,让生活有滋有味。
(3)从“扫把姐”爆红的事件出发,可立意为:①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只要努力,平凡人(草根)也能成功]。②成功在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
(4)从“网络”在此事中的角色与作用出发,可立意为:①网络(媒体)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②网络成为草根圆梦的舞台。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小作文。
2009年?12月13日,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查获一起非法猎捕候鸟案,解救下32只小天鹅,这批小天鹅送到九江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康复观察。经护鸟小组牵线,29日,护生会到救护中心察看小天鹅。管理局表示,待天鹅康复后,将放归自然。
请以“不哭泣的小天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1.细节描写,2.心理描写,3.注意立意,有“点睛”之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了—部名为《力量转移》的著作,认为从古至今经历了三种力量的更替,即暴力、财富和知识。对此,有人认为前行的力量还包括文化、创新、信仰等。你认为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能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