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16:22: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镇里住着一位先知。当异乡人来到先知的住处时,已是入夜时分,门开着。他叫唤两声,无人答应,就自行进入。
那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一盏点燃的煤油灯,就摆在离门口不远处的一张大桌子上,但桌边却空无一人。无数飞蛾绕着煤油灯的亮光飞舞。慢慢适应屋内的明暗后,异乡人发现在房间深处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张小桌子,桌上点着一根蜡烛。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对着烛光看书。异乡人走过去,向先知致了意,疑惑地问道:“先知啊,这个烛光比起煤油灯的灯光暗淡许多,您为什么不在煤油灯下,反而在这里看书呢?”
先知抬起头,微笑着说:“那盏较亮的煤油灯是我为了飞蛾而设的,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在这里看书,不受干扰啊!”
读完以上材料有何启示,请结合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有 舍 才 有 得
张琪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先知貌似“很傻”的举动,却让我们深思一个问题:有舍才会有得。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采药人到深山中采药。有一次,他被一条毒蛇咬伤左手,手掌很快变得青紫,毒势正在蔓延。他果断地掏出一把匕首用力砍掉了那只手。在剧痛中包扎好伤口,望着那只已变得乌黑的手,他毫无惋惜后悔之意。回到家,他找医生,医生说:“多亏你砍得及时,否在毒血流入心脏就无药可救了。”几个月后他的伤口愈合了,虽没有了左手,却可以照常做事,活得健健康康。我很为他的勇敢果断所钦佩。他选择放弃了左手,最终保全了生命。在生与死面前,疼痛算不了什么,手算不了什么。要想求得生存,就必须学会割舍。这不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吗?舍去才有得。
又想起另一个故事中那个寻找钻石的人。在茫茫黄沙之中,那个寻宝的人是个幸运儿。他找到了别人没有找到的钻石。钻石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他将自己带来的羊皮袋装满之后又把全身的衣兜塞得满满的。钻石几乎把他压得抬不起头,他却满心欢喜地想着身上的一颗钻石就可以让他衣食无忧,两颗钻石就可以让他过上奢华的生活。归家的路和来时一样难走,钻石的重量让他举步维艰。几天过去了,身上的钻石似乎一天比一天重,而自己的干粮却一天比一天少。他在心里想:扔掉一些吧!但他在掏出那些亮晶晶的钻石时又忍不住放回了兜里。最后怎么样?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死了。他是趴在那袋钻石上死去的。他到底是累死的还是饿死的已不必深究,他在弃与不弃之中错误地选择了不弃,最终死在了茫茫沙漠之中。倘若他抛弃一些,只留一些能够携带的,可能他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他没有,不舍让他丧了命。不舍让他失去了更多。
果实之所以甜美硕大,是因为舍去了多余的枝条;采药者之所以活了下来,是因为他舍去了中毒的手;而寻宝人之所以死了,是因为他不懂得舍去过多的负担。舍与不舍只在一念之间,而舍于不舍的结果却如此悬殊。总之,有舍才有得。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要选择就要学会舍弃。正确的舍弃和正确的选择会使我们更流畅地走向成功!
文章从所给材料入手,一开始就说,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而这感触便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下文从两个类似的例子中,来加以论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中心,从对比的角度去论述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本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但文中回扣原材料太少,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本题解析:本小题最重要的是要立好意。有以下几个立意可供参考:
①先知角度 先知之所以弃较亮的煤油灯而使用光线暗淡的蜡烛,是因为他不愿放弃自己坚守的一种操守,一种追求,那一盏微弱的烛光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同执著、信念、坚守等话题如出一辙,只是侧重点应该放在对一种心灵纯净、灵魂自由坚守上更加贴题。
②飞蛾角度 它是作为干扰先知的对立面出现的,应该是世俗的载体,是一种诱惑人们心灵走向崇高反面的力量。先知对付它的方式是任它追逐它的所好,不为诱惑所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可以是人与人的追求是不同的,世俗之人有他们的快乐,高尚之人有自己的准则,这就是世界多样性的写照。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独守心灵的净土。
③灯光角度 灯光本身并没有错对之分,区别在于人们对它的感受和好恶不同而已。光彩熠熠固然美丽,光线微弱未必不好,关键是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去审视。先知对灼灼之光并不偏爱,因为它过于热闹;而飞蛾对灼灼之光情有独钟,因为那是它的追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文章的立意仍然可以回到人们,回到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回到人们的生活观,甚至是人生观的分析判断上来。
当然,更为简单地说,本话题可从舍与得的角度,写有舍才能有得;从放弃与选择的角度,写生活中要懂得如何放弃与如何选择。等等皆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作文题的开放性较强,审题的角度较多。阅读时可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构思,如“乐观”、“钟情”、“希望”、“魔法”、“灵性”、“网络”、“蹿红”等。从事件、心态、行动、网络魔力等几个角度出发,可得出以下立意:
(1) 从“扫把姐”的行动的角度出发,可立意为:①平凡的事情坚持做,最终也会臻于非凡之境。②把工作当成艺术,即可化平凡为神奇。劳动创造美。
(2)从“扫把姐”的心态出发,可立意为:①心怀梦想的人可开创新生活。②兴趣助人成功。③热爱生活,升华平凡人生。④做人要乐观(或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平凡人生)。⑤专注本职工作,让生活有滋有味。
(3)从“扫把姐”爆红的事件出发,可立意为:①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只要努力,平凡人(草根)也能成功]。②成功在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
(4)从“网络”在此事中的角色与作用出发,可立意为:①网络(媒体)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②网络成为草根圆梦的舞台。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小作文。
  2009年?12月13日,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查获一起非法猎捕候鸟案,解救下32只小天鹅,这批小天鹅送到九江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康复观察。经护鸟小组牵线,29日,护生会到救护中心察看小天鹅。管理局表示,待天鹅康复后,将放归自然。
  请以“不哭泣的小天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1.细节描写,2.心理描写,3.注意立意,有“点睛”之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了—部名为《力量转移》的著作,认为从古至今经历了三种力量的更替,即暴力、财富和知识。对此,有人认为前行的力量还包括文化、创新、信仰等。你认为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能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