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6:11:36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2、单选题 下列各项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B.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C.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D.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阅读题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①,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节选自《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
【注】①帷闼(tà),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端:方面
B.小信固人之心——固:使……牢固
C.患已深而觉之——觉:觉察
D.不幸而不悟——幸:宠幸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 ]
4、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 分)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 处)(6 分)
司 马 懿 与 诸 葛 亮 相守 百 余?日 亮 数 挑 战 懿 不 出 亮 乃 遗 懿 巾 帼 妇 人 之 服 懿 怒 上 表 请 战 帝 使 卫 尉 辛 毗 仗 节 为 军 师 以 制 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选自《资治通鉴》)
小题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朝代)的 ?。(2分)
小题3:诸葛亮认为司马懿上表请战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毒食饮,人多厌之。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王。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有人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漂母见信饥,饭信?饭:给饭吃
B.数以策干羽,羽不用?干:冒犯
C.居一二日,何来谒王?谒:拜见
D.王素慢无礼?素:向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信钓于城下?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①信仗剑从之?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何为斩壮士?②为之声义D.①诸将亡者以十数?②洎牧以谗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韩信家中贫困,常常跟随熟人混吃闲饭,许多人都嫌弃他。曾有一位洗衣物的妇人看韩信可怜,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韩信感激地向妇人表示,将来出头之日一定会重重报答,妇人生气地斥责了他。
B.淮阴屠户里有恶少欺侮韩信说,你若不怕死,就刺杀我;怕死的话,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韩信盯住恶少思索良久,还是从恶少胯下爬了过去。这表现出早年韩信不敢与恶势力斗争的软弱性格。
C.韩信开始跟随项梁时没有什么名气。汉王入蜀之后,韩信离楚归汉,仍旧没有声名。直到滕公见韩信临刑不惧,据理反诘,感到此人与众不同,告知汉王,汉王才任命韩信做了治粟都尉,但仍未感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D.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萧何对他的才干大为赞赏。萧何在汉王面前力荐韩信,劝谏汉王如果要夺取天下,韩信是唯一可以谋划大事的人。汉王最终听从了萧何的建议,以隆重的礼仪任命韩信为大将。
11.翻译下边句子(10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4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4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