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3-15 14:49: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

[?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申之以孝悌之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郎移檄光武——购:悬赏捉拿
B、发兵攻邯郸——拔:攻取
C、乃闭营坚——壁:驻扎
D、方士作倡乐——飨:犒劳
2、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 ]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   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   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①方飨士作倡乐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C
4、(1)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可以独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
  (2)这样,苏茂的军队就会疲劳,我们趁他疲惫的时候进攻,才能够战胜他。
  (3)现在我们关闭营门,使军队休整,就是人们所说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敌人屈服,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博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分析孔子“勇”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②曾益其所不能?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⑤今之乐由古之乐也?⑥畜君何忧?
⑦蒙故业,因遗策?⑧今也则亡?⑨于吾言无所不说?
⑩举直错诸枉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④⑦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② 曾——增 ⑤由—犹?⑧亡—无 ?⑨说—悦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处断句。(3分)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 侯 自 择 师 者 王 自 择 友 者 霸 足 己 而 群 臣 莫 之 若 者 亡 今 以 不 谷 之 不 肖 而 议 于 朝 且 群 臣 莫 能 逮 吾 国 其 几 于 亡 矣 吾 是 以 有 忧 色 也。”?


参考答案:诸侯自择师者王 /自择友者霸 /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 /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 /吾是以有忧色也。


本题解析:认真阅读句子发现,句中“王”“霸”“亡”相对称,因之所在句应断为:诸侯自择师者王 /自择友者霸 /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利用介词结构和状语后置知识,下句应断为: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再根据名词断句法,剩下的句子可断为: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 /吾是以有忧色也
点评:文言断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的地方,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但也应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的人名等名词,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准确把握这些特殊语序我句式,对文言文句读会有很大帮助。
译文: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朋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