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3-15 14:36: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延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周怀政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
小题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3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5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小题1: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
小题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得数贤人,不足匡勷不逮;得一不肖,生平德行皆失之。故非确然能辨人之泾渭,不如不与人见。然天下无块然独处之人,势不能不出而与人见也。士君子处此难矣哉!
南陵盛此公家故不赀,先世有义声,屋以内多藏书,外多良田。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然是时,此公但闭户读书,不出与人见也。后,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此公以为:“世且乱,吾当见天子,慷慨言当世事。彼经生何足语,会求其人于屠狗间。”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
是时边事急,广陵儿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久之,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所为文益不合有司尺度。侘傺无聊,不数年,病矣。
岁在辛未,予自大梁来秣陵省家大人。家大人好此公诗,语亮曰:“此间有盛此公,工为诗,儿识之。”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明年,此公目病,或不能视。予窃忧之,讽其勿读书饮酒。此公曰:“如是,不如其遂盲也!”会目病甚,又念母老,乃别予归,意怆然,不复与予见者。予私以为予当复见之,孰意遂不复见耶?
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尝以书寄予大梁,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子当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他则子之事也,予何言。”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
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乃使掾往慰盛母。掾归,为予言盛母年且八十,妻倍孝谨。一老仆,樵以供两孀妇,糠豆不赡,裋褐不完,败屋数楹,不蔽风雨。嗟夫天乎!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予解橐金,复促掾往,赎其田易人者,佐盛母饘粥。市石,檄南陵令碑其墓,予自书“盛此公埋骨处”,从其生时请也。
(节选自清·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出与人见也固:本来
B.遂为广陵儿所绐:欺骗
C.广陵儿此公出家资讽:劝说
D.他日节江上拥:执持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不与人见
其负大舟也无力
B.不复与予见者
知我不降明
C.予墓在
则耻师
D.赎其田易人者
亦犹今视昔?
小题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5分)
(2)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5分)
小题4: 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说“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把划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
(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分).
(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董丞相于汴州
是年,吾戎徐州?
B.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
莫如西归,将成家而汝?
C.以地事秦,抱薪救火
其势弱于秦,而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不省所怙,惟兄嫂
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