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4:32:35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2分),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2分)。
小题1: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每点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颔联渲染的氛围,要结合颔联的意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和对诗人的描绘“独寻”“空见”进行概括,可知是“萧条、凄怆的氛围”。
小题1:结合贾谊的人生经历和注释“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更主要的是结合诗句,可以概括出情感“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春事共两首,作于安史之乱后。这是第二首。梁园,汉梁孝王的宫苑
(1 )岑参与高适齐名,皆为盛唐?诗派的代表诗人。
(2 )首句“梁园日暮乱飞鸦”中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的后两句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边塞
(2 )用乱飞的乌鸦,点染出梁园日暮萧条冷落的景象
(3 )拟人写出庭树的无知,寄寓作者伤时感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古诗阅读理解。
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请说说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花秋月——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的兴趣。春花秋月是美景,面对美景更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慨叹何时了——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之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2)含蓄地显示出郁结已久的愁绪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并且将要达到迸发奔放,纵横恣肆的程度。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了谁的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阙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孤愤之情。(2分)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2分)
(2)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1分)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小题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1分);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1分)。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思妇)形象(3分)。
小题2:借景抒情(2分)。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2分),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本题时先要通读全词,明确大体意思。“在天涯”表示远行,“恨极在天涯”,恨远在天涯之人。“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这样第“恨极在天涯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
小题2: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回答本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