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3-15 14:32: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2分),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2分)。
小题1: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每点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颔联渲染的氛围,要结合颔联的意象“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和对诗人的描绘“独寻”“空见”进行概括,可知是“萧条、凄怆的氛围”。
小题1:结合贾谊的人生经历和注释“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更主要的是结合诗句,可以概括出情感“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春事共两首,作于安史之乱后。这是第二首。梁园,汉梁孝王的宫苑
(1 )岑参与高适齐名,皆为盛唐?诗派的代表诗人。
(2 )首句“梁园日暮乱飞鸦”中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的后两句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边塞
(2 )用乱飞的乌鸦,点染出梁园日暮萧条冷落的景象
(3 )拟人写出庭树的无知,寄寓作者伤时感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古诗阅读理解。
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请说说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花秋月——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的兴趣。春花秋月是美景,面对美景更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慨叹何时了——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之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2)含蓄地显示出郁结已久的愁绪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并且将要达到迸发奔放,纵横恣肆的程度。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将欲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词的上阕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做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用了谁的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阙寓情于景,传达出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壮志难酬的孤愤之情。(2分)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表现出一种沉郁含蓄的风格。(2分)
(2)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1分)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小题1: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1分);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1分)。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思妇)形象(3分)。
小题2:借景抒情(2分)。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2分),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回答本题时先要通读全词,明确大体意思。“在天涯”表示远行,“恨极在天涯”,恨远在天涯之人。“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这样第“恨极在天涯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
小题2: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回答本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达思妇的感情的。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