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4:32:13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城旦:一种服苦役的刑罚。
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工:擅长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偿:偿还
C.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亲附
D.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赞:赞赏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②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③少,风调皎爽不群?④歌琵琶词以送之
⑤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乃有其母之风,为后面直
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论城旦,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
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
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这篇文正风格质朴刚健,选材凝练,笔致含蓄。透过语言,李姬美丽绝伦、不慕荣
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歌伎形象跃然纸上。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译文:?
(2)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译文:?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报复。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忠信。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并:一同。
小题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振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B.“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秦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秦始皇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奠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C.作者又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的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
D.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覆辙。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进攻
B.即斩关纳外兵纳:迎接
C.策其马谢世充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小题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玉帛乎!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①,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②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③。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选自《隋书》)
注:①社:指祭祀土神的日子。②阋(xì):争斗;争吵。③埒(liè):相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之危坐,终日不倦危:端正。
B.至于亲宾来萃萃:停留,拜访。
C.值年谷不登登:丰收
D.士谦罄竭家资罄: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李士谦“性宽厚”的一组是(?)(3分)
①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②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
③穷困所至,义无相责?④ 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⑤古人所尚,容可违乎?⑥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A.①②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氏家族的人曾经到李士谦家里聚会,闻其言,睹其行,他的君子风范,让老老少少都
肃然起敬,不敢随便。
B.李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他不须节俭,所以常常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事情。
C.李士谦处理事情公正不偏私。家仆不幸被掐死,他认为对方不是故意杀人,不但没有扭
送官府,反而劝对方远走他乡,以免被官吏拘捕。
D.李士谦为人豪爽,乐施好善。同乡人无力偿还粮食时,他烧毁借粮的契约,勾销债务;
有力偿还粮食时,他拒收,一无所受。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5分)
(2)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礼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志穷而不屈。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与书史百家,字不刓(wán损失)缺,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弓,人得之,又胡足道。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
——选自吕无党抄本《金石录》,参校李文《漱玉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归赵氏归:嫁
B.亦复脱衣市易市:购买
C.余性不耐耐:忍耐
D.人亡弓,人得之得:为……得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谓葛天氏之民也以为凡是州之志山水有异态者
B.计无所出而还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竭其俸入,以事铅椠不赂者以赂者丧
D.忧患得失,何其多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有亲朋故友在收藏图书,编修国史的部门任职,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能接触到许多散轶的珍贵图书。
B.李清照夫妇家庭虽寒贫,但是如果遇到名人的书画或者古董,往往都会买下来,用衣服包裹拿回家赏玩。
C.李清照记忆力非常出众,经常以此和丈夫比试来决定喝茶先后。
D.作者在三十四年中,经历了无数打击,其间悲痛可想而知,但作者却能平常心看待,着实不易!
小题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4分)
译文:?
(2)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3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