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4:21:5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第四6》)
冉求曰:“非不说②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③。” (《论语·雍也第六12》)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第七30》)
【注释】 ①尚:超过。(2)说:音yuè,同悦。喜欢,爱慕。 (3)女:同“汝”。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不仁者”只是不干坏事;“好仁者”不仅不干坏事,还要去做好事。孔子说,这两种人我都没见到。
B.孔子认为,行仁德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想做,都能做得到,并非要你有多大的力量。
C.冉求在一些事情上没有完全按照孔子所教的道去行事,却推说力量不够,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半途而废。
D.孔子认为,仁德并不遥远,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如能真心向善,并付诸行动,就会有高尚的仁德。
【小题2】在现实生活中,想成就仁德的不少,但真正能如愿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你的 看法。
2、单选题 阅读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①;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尽心下》
[注]①不下带:带,腰带。古人视不下带,即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辞浅近,听者容易入耳;含义深远,教育价值自然就大,孟子把它作为“善言”的标准是很有道理的
B.孟子所谓的“善道”有两条标准,一是理解掌握不难,二是施行运用的作用广大。
C.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注重自身的修养,从主动替别人耕田这样的小事做起,他就具有了君子的操守。
D.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很多,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这是世俗之人的通病。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小题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小题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其他题 名篇填空。
(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建康赏心亭》)
(3)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________,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5、其他题 背诵检测
①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琵琶行》
②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③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④佛狸祠下,____________。《永遇乐》
⑤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