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3-15 14:14: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小题1】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围?(5分)
【小题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5分)①柳色、孤城、莺声、细雨、春风。②渲染出孤寂、悲凉的氛围。
【小题2】(6分)①感叹人生易老,②表达对官场的厌倦,③表达身世漂泊之感(或“思乡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要注意审题,答题范围是后两联的意象。第二问“渲染出怎样的氛围”也要联系后两联来回答。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然后再根据景物营造氛围特点来体会渲染的氛围,主要的景物如柳色、孤城、莺声、细雨、春风。由“孤”“乱”可体会出孤寂、凄凉的氛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分析时要抓住抒情词语,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明显的抒情词语如“白首翁”可从感伤年华易逝角度作答;“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可从仕途的角度作答;“羁心早已乱”可从思乡的角度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后面题目(11分)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这首诗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小题1:杜甫这首诗感慨万千,试分析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感慨。(5分)
小题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了哪些内容?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首联表达了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感慨;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尾联表达了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3点得满分)
小题2: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和号角声在空中回荡,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2分)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1分)下句写壮丽的三峡夜景,(1分)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情感的总结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诗中的关键词语:“岁暮”“悲壮”“野哭”“音书”。
小题2:这是一道意境高扩的题目,答题时先简要描述意象,然后概括意境,注意杜甫诗歌意境的特征:悲壮雄浑。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面分别是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请比较两诗在抒情方面的异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者是项羽的失败之歌,是末路英雄的悲歌;后者是功成名就的欢歌,表现了刘邦远大的志向。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①过?,尽?。自胡马窥江去后,??。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


参考答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①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鲜明,请你就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它也开启了“悲秋”的创作母题,请你再写出两例这样的诗句。(7分)


参考答案: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水波飘落叶,三者紧密相连,境界自然天成,道是无情却有情,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的连贯的图画。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又都包含着无限的愁情思绪,表现出湘君焦急等待的心情。艺术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句(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