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3-15 14:00: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执手相看泪眼,?。(柳永《雨霖铃》)
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⑸掬水月在手,?。(于良史《春水夜月》)
⑹____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⑺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⑻不薄今人爱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


参考答案:
(1)竟无语凝噎
(2)昨夜西风凋碧树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虎鼓瑟兮鸾回车
(5)弄花香满衣
(6)横看成岭侧成峰
(7)铜雀春深锁二乔
(8)清词丽句必为邻


本题解析: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放在平时点滴解决。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凝噎”“辩”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6分)
浣溪沙?(明)刘?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夕阳江上雨余天。?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季节)?(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2分)
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2分)春季(春天)?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
每空1分。
2.(4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
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
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坐
[宋]张末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证明你的观点。 ?
答:? ?


参考答案: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秋情怀以及对生命凋谢的伤感。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①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②,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②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小题1:诗的前四句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杜甫的诗在思想情感上有“沉郁”的风格,结合本诗进行简要的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井梧,蜡炬,角声,月色。(1分)用所观之景、所听之声,来表现环境的寒凉,
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2分)
小题1:本诗抒发的是伤时感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他飘泊流离的愁
闷。(2分)前四句写诗人独宿幕府,夜不能眠,看烛影跳动,其形渐残,角声彻夜,曲调
悲凉,愁苦使诗人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以景寓情,衬托心中的孤凄。后四句写诗人在
战乱之中,音书断绝,飘零辗转,苦捱十年,暂寻“一枝之安”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字
字透着哀怨,感情深沉悲慨。(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井梧,蜡炬,角声,月色写出的是凄清之景。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没蕃①故人
张籍
前年戍月支②,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①蕃:指少数民族政权。
②月支:汉代以来西域古国,此处指吐蕃。
小题1: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小题2:《初白庵诗评》评价本诗的尾联“结意深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颈联描绘了战后的残酷场景(1分),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1分)。营造了孤独、悲凉的氛围(1分),为下文抒情铺垫(1分)。
小题2:尾联与题目照应,是全诗主题所在(2分)。“我”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间,此时只有遥望天涯而哭(2分)。尾联隐寓了作者对故人逃过劫难的希望和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控诉(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是关于诗歌中的意境类的题目,答这类题,首先是描述所给诗句的画面。颈联“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一句形象描写战场的情景,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其次是概括画面的特点,“无人”“归马”可看出孤独、悲凉的氛围。作用的回答,应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内容上与前一小问有交叉的地方,结构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小题2:试题分析:对诗句的赏析,应着眼于手法与表达效果这两个方面。从手法上看,尾联与题目相照应。在表达效果的表述时,要围绕“深惨”这一中心。这里包含两点,一是结意深,二是结意的悲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