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5 13:59:46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小题2: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小题3: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小题4: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
小题5: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6:兄弟不知,________________。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小题。(8分)
南柯子? 春景? (宋) 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注释】⑴ 些子:唐宋俗语,少许,一点点的意思。
小题1:从词的字数上看,本词属于?。(1分)
小题2: 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开篇就着“梦”、“醉”二字,开门见山,直抒愁怀。
B.栏干边的苔痕,暗示人迹罕至,与下文的“独”呼应紧密。
C.下片写春将逝去,暗扣上片“催”字,意脉过渡十分自然。
D.全词风格典雅深婉隽永,却哀而不伤,总体基调乐观旷达。
小题3:结合整首词,鉴赏“依旧”的妙处。(4分)
4、阅读题 阅读《雨霖铃》,回答下列问题。
(1)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必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请根据这一说法分析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与景。(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全词的结构、词中情感与词的语言特色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永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词人又善于借助人物与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
C.词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兰舟催发”就是情化了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
D.诗人充分发挥想象,进行了精心的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写出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意象,提高了艺术品位。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梅 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小题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3分)
?
小题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