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1 00:30:22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小题)(5分)
小题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小题2:?,依依墟里烟。?(陶潜《归园田居》)
小题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4:?,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6:??,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小题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____。?(苏轼《赤壁赋》)
小题8: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强北固事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温故而知新
小题2: 暧暧远人村?
小题3:江春入旧年?
小题4: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6:此情可待成追忆
小题7: 虽一毫而莫取?
小题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试题沿用安徽2011高考卷 “8选5”的形式,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错字、别字、添字、漏字、错位、笔画走势不清均不得分;超过5句,按答题的前5句评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多个朋友开条路,得罪个人找堵墙。(中国俗语)?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歌词)?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荀况)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克雷洛夫)?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一定要谨慎择友。也有人想,应当广泛地结交朋友。请以“广交朋友与谨慎择友”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篇作文以“广交朋友与谨慎择友”为话题,要谈出广交朋友的好处,当你幸福快乐时,为你祝福祷告;当你失意痛苦时,为你分担忧愁;当你孤独寂寞时;为你找回快乐;当你绝望无助时,为你送上可以倚靠的肩膀,可以触摸到的真心。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每个问题总有对错两种可能。朋友也有好有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朋友既不象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不象影片中那么卑劣。在你交友前,朋友还是个隔着薄雾的未知数。"广交朋友是为了多路,而慎重择友是为了让路更好走。”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个虫子”。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个虫子,美餐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
小天莺羽毛没了,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含恨而逝。
许多事物只能满足人的一时欲望,但有的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却太惨重。有理性的人需要认真掂量啊!
请以“欲望与理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它可以催人上进,使人奋起,创造事业辉煌;也可以使人得陇望蜀,永不满足,最终陷于痛苦。如何看待,如何运用,不同的人心中有一杆不同的秤,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方式。材料中的小黄莺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死亡之路。从这里我们应该看出,一个人的欲望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应当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定的理智,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忘乎所以。因此,本材料的立意是欲望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点评:辩证关系的话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要想写好,绝非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而忘记从两者关系角度去写。本话题的写作素材比较丰富,这个不会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声音。如风声、雨声、燕子呢喃声、小麦拔节声;师长的教诲声、父母的叮嘱声、朋友的嬉闹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的洞箫声等等。这些声音里,总有一种声音如春风化雨般滋润你的心田,总有一种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响彻你的心间。是什么样的声音有如此魔力,让你的内心如此震撼呢?请以“牵动我内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60分)
一美术学院毕业的俊男,工作三年后竟形象丑陋,四处求医无效,遂拜见寺庙一高僧。高僧问:“你每日做些什么?”她说:“每天雕塑凶神厉鬼。”高僧说:“自今始,雕塑菩萨吧。”半年后,俊男又复当年风采。
请你依据上述材料,自选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果你的周围是一群鹰,那么你自己也会成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你周围是一群山雀,那么你也许永远也看不到海阔天空。由此可见,朋友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假如你真正的挚友很多,可以帮助你走上光明大道,你就成为了一只雄鹰;假如你择友不当,则会导致自己走上邪门歪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深渊,你就成了一只永远飞不起来的山雀,你的终身幸福将毁于一旦。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张衡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发明了地动仪,在天文、物理等方面也有研究。张衡在青年时期有很多知己,如马融、王符、崔瑗等,这些都是当时很有才能的青年,特别是崔瑗,很早就学习过天文、数学、历术,张衡经常同他在一起研究问题,交换心得,张衡进一步研究天文、物理等科学都是受了崔瑗的不少影响。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交益友,畏友(以道义相砥砺,有过失互相规劝的朋友)、密友(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危急的时刻都可以作依靠的朋友)。少交昵友(酒肉朋友)、贼友(见利忘义的朋友)。在择友时我们要小心翼翼,你要知道如果一失足就可能造成千古恨。交友时我们应该注意:“言过其实者”,不可信赖;“讷于言而敏于行者”,才是我们应当选择的朋友。对于那些不三不四,还想拉你下水的朋友,以及那些恶习严重、屡教不改、不听劝阻,并妨碍你学习、进步的所谓“朋友”要丢开面子、抛开顾虑、毅然决然地与其一刀两断,免得被人利用,遗憾终身。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朋友是朱是墨心中有数,对任何事物都要独立思考,保持原则,分析朋友观念的正误。对的要学习,错的要防微杜渐。
在班级体中,与畏友交往,会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步步高升。他们会不顾一切地为我们指出错误,有时我们做错了一件事,他无私的指出;,有时可能是他批评我们的语气太重,我们甚至会与他发生争吵;有时我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会马上提醒你“该做笔记了”“你怎么不听讲啊”等无私真挚的话语。这才是一位我们真正应该结交的挚友啊!我们为什么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呢?他无私地把他的赤色沾染在你的身上而不求回报,傻呼呼的你为什么就不接受呢?
同学们,记住“与君子交友,犹如身披月光;与小人交友,犹如身进毒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多与“赤者”交往,拒绝“墨者”的无理、违背原则的要求,这样才会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步步高升!
参考例文2
环境改变人
曾经有科学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一个好的积极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内在的潜能发挥超常的水平,使人进取。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名生物学家在参观农场时经过一个鸡棚,发现里面有只老鹰在吃鸡食,于是他好奇的去问农场主,农场主回答他:“可能他也认为他是一只鸡把!”于是生物学家抱着老鹰来到悬崖边并告诉它它是一只老鹰应该去飞翔,刚开始老鹰站在那一动不动的看着它也不张开翅膀,可是生物学家并不放弃,在反复了三次之后终于成功了,老鹰张开翅膀回到了属于他的天空中去。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好的环境使人成长,而消极的环境只能使人堕落。
孟母三迁的故事启发了我,她曾经三度搬家就为了使孟子可以有好的学习环境,最终孟子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见,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随环境而改变,你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人,最终也会成就你。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圈子都是败家子,吃喝玩乐,做事邋遢,那么将来你必定也是无用之人,而反之,你的朋友圈子都是些有用之人,有梦想、有抱负,对生活充满希望,那将来必定你会成为有用之人。可想而知,环境不会因你而改变,只能你去适应环境或选择环境。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如何搏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因“爱上羊”而丧失本领,怎能叱诧风云,驰骋大地?
环境可改变一个人,态度同时也决定一个人。如果在好的环境中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再好的环境你都只会是墙头草,而如果你秉着一种想成功,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你将会成为一朵花。同时,一个好的积极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好的生理状态产生好的的影响,例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赞美会使你愉快,有足够的信心,反之,不断的批评会使你难过,失望,导致信心下降。所以,好的积极暗示与环境会使人进取,否则,则反之。
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是耳濡目染的作用。环境可改变人,使人进取,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潜能,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环境吧,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分析材料,这位美术学院毕业的俊男,由于三年中每天雕塑凶神厉鬼,竟形象丑陋;当雕塑菩萨半年后,俊男又回复了当年的风采。由此可以推断与他每日接触的对象和环境有关。
本题参考立意例举如下: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环境改变(造就)人
3、认真选择你的朋友
4、孟母为什么三迁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