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11-11 00:08: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兰溪棹歌
戴叙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A.首句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凉月”点明秋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
B.次句用“镜”喻溪水,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水的平静和清澈,诗人用“镜中看”三字直接描写夹岸青山的景色。
C.三、四两句写溪上渔人欢乐的捕鱼场面。几天雨后,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竞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怎不令人高兴?
D.这首诗前面两句写静景,后两句写动景,不见一个“人”字,不写一个“情”字,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情意盎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项错在“秋雨”,从第3句诗可知是春景;B项错在“直接写”;C项错在“捕鱼场面”,是写春潮讯给渔人带来欢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①
(明)王阳明②
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
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
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
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注】①易氏万卷楼:明代贵阳人易贵建的藏书楼,现已不存。
②王阳明,明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谪贵州龙场驿(今修文县境内)驿丞。?
(1)首句“寒”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4分)
?
(2)全诗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4分)
?


参考答案:(1)①“寒”写出了六月高楼透出的凉意,②更是心寒之意,诗人远离家乡,政治失意,被贬蛮荒,登高远望,不禁心生寒意,抒发了对家乡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2)①从全诗来看,诗人写景是虚,写心才是实,把写景物与写心情交织在一起,感慨深遥。②连绵的山峰、傍晚的烟霭、骤雨初晴后的树林,以乐景状哀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答:?
?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


参考答案:
小题1:本诗前两句诗人借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描绘出鸟稀花落、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暮春之景。
小题2: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或反衬)的手法,用鸟稀花残来突出幽竹的“不改清阴”之情志(2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不畏春残、不为俗屈、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黄鸟,黄莺(一说黄雀),叫声婉转悦耳; “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
小题2:在这首诗中,钱起正是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反衬出翠竹的“不改”,诗人爱的是“不改”,对于“改”持何态度,当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诗的一、二句并没有赞美春鸟、春花之意,更没有为它们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们随春而来,随春而去,与时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张十一旅舍 榴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注]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1.诗歌是怎样表现石榴花的美丽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评论此诗说:“可怜”一词是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写石榴花的美丽不从正面写,而从榴花给人的感觉来写,榴花能照耀人眼,其鲜艳美丽可想而知。从视觉角度烘托榴花的美丽。
  ②可惜无车马经过,看到青苔上落着绛英,“我”的心中无限哀伤。反衬榴花美丽。(意对即可)
2.同意。“可怜”一词把花与人,景与情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叹。(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黄陵庙
小姑洲北浦云边, 二女啼妆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 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 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 九疑如黛隔湘川。
注:①皇陵庙,在今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畔。古代当地人民由于同情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不幸遭遇,给她们修了这座祠庙。②作者,晚唐诗人,多次举进士不第,晚年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一生忧郁不得志。
小题1: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陵庙周边的景色,结合全诗,说说这一联景色的特点和它的作用。
小题2:第三联中的“哭”字含义丰富,联系上下诗句,分析它所蕴含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第二联描写了皇陵庙外破败荒凉的景色。“野庙”“古碑无字”“草芊芊”等意象写出了皇陵庙的破败荒凉,春寂寂渲染了皇陵庙周围了无人烟,寂静凄清的氛围。作者借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他面对二妃千年守望长恨绵绵的惆怅与凄凉的感情。同时,庙外的荒凉与二妃“俨然”的神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二妃的坚持与执着。
小题1:哭字有三层含义:①指深山中的杜鹃鸣叫凄凉哀伤有如哭声;②指二妃坚守千年内心的寂寞哀伤,杜鹃的叫声犹如二妃的饮泣;③表达作者对二妃的深切同情及对自己生活的深切感慨。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