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23:55:4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泰戈尔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采着花瓣时,
得不到花的美丽。
沉默蕴蓄着语声,
正如鸟巢拥围着睡鸟。
选自《飞鸟集》(郑振铎译)
请你品味诗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普通农妇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妇,用自己坚持不懈的行动,让九州动容。
许多青年人大都心怀高远理想,意欲成就不朽功业,但由于不能坚持行动,终于只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有人说,持续行动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可能影响中国的未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作为给材料作文,不同于以往的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作文。试题的指向性明确,选取与青年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事件或话语,旨在警示“口头巨人,行动矮子”的学生,他们基于高远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行动,不仅可以关涉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关涉家国、民族甚至人类的美好未来。
青年人应该认识到,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踏实持续的行动,在点滴小事中发展自我,奉献自我,像蜡烛的燃烧,像星辰的闪耀,传递光辉和温暖,比所有的思考和言语都重要和有价值。行动的目的如果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成就,境界不免狭小,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思考应担负的时代使命,并付诸持续的行动。可选择持续行善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一个有益于世界的目标为之行动终生等具体的小角度切入论述。
【素材金库】
◎用行动体现青春的价值,用微笑传递人间温情,用爱心去传递爱心。青年志愿者用无言的行动感染着别人,阐释着青年的责任。
青年志愿者以默默的不懈的行为感染了我们。其实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有许多事需要我们青年去做。青年志愿者是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行动唤醒了许多年轻人的责任和良知,带动起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让爱心不断传递。徐本禹等志愿者爱那些需要关怀需要别人帮助的人,甘愿让青春的花朵在贫瘠的土地上光荣的绽放……因为有爱,所以给予;因为给予,所以快乐。
◎有的时候,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也就仅仅在于是否能够持续行动坚持到底。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理想或达到一个奋斗目标,除了不懈行动、积极地进取以外,还要注意拼搏的方式或手段。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认准目标,不为外物所动,持之以恒,必获成功。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提示: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
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种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种人)
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种人)
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四种人)
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种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种人)
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门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对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地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7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蜕变——痛苦的选择!
黑暗中选择黎明的人,黎明便选择他为自由的风。——题记
也许一次次的失败让你无言以对;也许坎坷的现实耗尽了你的坚强;也许你挂起的大红灯笼又被大风吹破。这时,忧郁布满了你的心空,悲观掠走了你的快乐。你再也无法把你心中的理想高高举起。
不要悲观,不要失望,人生中总会有许多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我们又都是平凡的人,怎能渴望美好总降临到我们身上?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毛毛虫是怎样到达对岸的?答案是长成蝴蝶。听奶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依然是顽皮的孩子,我觉得毛毛虫傻到了可笑的地步。偷偷爬到渡船上,或是要求过路的人带到河岸不更好吗?
当我经历些许坎坷与失败,慢慢长大以后,我才深深地理解了毛毛虫的选择。它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最大缺点,但它不为此悲天之不平叹人之险恶,而是坚定地选择了“长成蝴蝶”,虽然这需要经历母亲分娩一样的痛苦。当它裂开身上的硬壳,如花开一样轻微颤抖着抖掉身上的硬皮之后。一只耀眼的蝴蝶便飞了起来。飞到彼岸,欢喜着,雀跃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所以,当你身处逆境时,不必怨天尤人,收起你那沮丧的脸庞,依然让阳光充满你的心空,让笑容挂在你的嘴边,像那只可爱的毛毛虫一样,发现自身的弱点,勇敢地去选择蜕变。
困境对于每一个人都在所难免。然而当困境来临的时候,我们不退缩,不逃避,而是勇敢地选择“蜕变”,实现人生道路上一次质的飞跃。这也正是上天安排每一次困境的真意所在。勇敢地去选择吧!你的生活便会像那枯树上长出的一片片绿绿新叶,更加生机勃勃;像那来年的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太阳在与黑暗的较量中升起,流星在迷失的方向中坠落!黑暗中选择黎明的人,黎明便选择他为自由的风。
本题解析:
这是一则寓言类材料作文,理解寓意是准确审题立意的关健。蝶的回答体现了寓意,我们的着眼点可以放在蝴蝶的回答上。必须渴望飞翔",才能真正飞翔一一志存高远,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一一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舒适生括的勇气,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至高境界。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一一一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得到生命的飞升,就必须付出代价。勇于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模式、制度、习惯,才能获得新生,实现质的飞跃。综合上述要点,这段寓言材料的主旨可以归纳为:志存高远,勇于摆脱旧束缚,勇于牺牲,付出代价,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