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辨析并修改病句》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7-11-10 23:45: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B.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C.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D.据美联社报道,在国会占多数的民主党还希望在金融救援计划中增加降低已破产贷款购房者的每月还款金额、限制受该计划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等条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表意不明,“演好戏”有“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B.“围绕……”“以……为主题”;句式杂糅C.句“改善……时间”动宾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此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万亿,随着铁道部与各地政府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有些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
C.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D.博客逐渐被视为一种用来推广企业的新渠道,博客与手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供应商与顾客之间进行实时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看起来具有很多优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缺少主语,在“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前加“这种现象”一类的词。B缺介词宾语,应在“共同开发建设”之后加上“的不断推进”;C重复,去掉“因为”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书写好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悦耳动听、最灿烂辉煌的跨世纪乐章,是我们年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B.将于7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C.2006年5月2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环保法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要让那些不重视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干部,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的领导干部,得不到提拔重用;让那些漠视环境法律法规的领导干部付出应有的代价。
D.近期,全国各地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如何”一词多余。B项“市民卡”不能享受服务。D项中“主要原因是”和“由于……造成的”杂糅。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向定调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一辈子附在身上,又像文身的花纹,紧紧地包着自己。
B.这时,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C.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
D.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序不当“定音定调定向定位,”“一辈子附在身上”与“紧紧地包着自己”互换;C重复“诉诸于”去掉“于”D“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或“无时无刻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这座铜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倡议国内外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成的。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乡音,那胶东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D.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现力差的限制,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去掉“由于”;C.“看到”与“乡音”、“笑声”搭配不当;D.杂糅)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