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10 22:58: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要求:①写成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②篇幅在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妈妈经常给你讲过去的事情,在这些故事中哪一个故事最能触动你的心灵?给了 你怎样的人生启迪?把这些写下来,就是好文章。
1、写本文时要注意叙述的角度。可以妈妈的口吻直接叙述,也可以用写作者的口气转述,还可以二者兼用。
2、要选择好人称。写作本文最好运用第一人称,可以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从而增加文章的感染力,以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3、要安排好记叙的顺叙。可用顺叙,也可用倒叙,中间还可以用插叙,都要注意过渡自然,首尾呼应。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简述最近给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并选择角度立意为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你试过以后才知道。——歌德
你能做到的,比想象的更多。——谚语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某网友
以上是对人的潜能的一些认识,你有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认识和体验?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如果留在学生记忆中的除了雨露似的知识,更多的是阳光般的激情、春风般的温暖和海洋般的宽容,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二)有时候觉得,今年和去年没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没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当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痕迹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地,浅浅地,浓浓的,淡淡的,就这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心上。
这两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不得宿构和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骚包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构思指导】
  本则材料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048期的《十年影响力人物特刊》,原文标题为《袁隆平:到了100岁,我还是想在田里》。根据文意,袁隆平曾经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引导中国人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他虽然年已八旬,仍旧保持着对稻田的热爱,甘于寂寞,潜心科研,努力完成两大心愿:一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
  据此,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材料中某些词句,如“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是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一心愿的形象说法;“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象征着袁隆平希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一方面为世界人民造福,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价值,和国人共享这一伟大成果。所以,读过此文,或着近几年阅读过有关袁隆平的报道和文章的考生这一次将文思泉涌,这再一次凸显了福建高考语文的课外阅读导向。
  不过,如果对袁隆平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思想政治、生物或地理课本里的知识上,那也不必气馁,因为这道作文的角度还是多元的,如理想与现实;平凡与伟大;转变就业、择业观念;从职业到事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工作;苦中作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学会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等等。只要是从材料出发,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能各得其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