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11-10 22:01: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引”和“衔”。(2分)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2分)“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2分)


本题解析:
“诗眼”属于诗歌语言鉴赏类常见题型,一般都是要考生找出诗眼或者词眼的。充当诗眼或者词眼的往往是动词或者形容词。注意两点:一、修辞方法的运用;二、有没有使用词类活用,让本来诗意有了质的变化;三、还要注意在描写和抒情上起的作用。
答题的格式:选出诗眼,解释词义,解释整句意思,分析修辞方法,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主要分为,能否让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能否让作者点染的意境更加优美,能否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11分)
病牛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宋代著名爱国英雄,致力抗金报国。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风格沉雄劲健。
(1)诗中“牛”的形象有什么特点?(5分)
(2)作者通过“病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1)身体病弱,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别无他求(2)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虽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其二)
秦?观
霜落邗沟①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②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③新碾瀹④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 青虫相对吐秋丝。
[注]①邗沟:邗江?②菰蒲:水生植物?③月团:茶饼?④瀹:yuè煮
1.这两首诗内容与写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请细读之后,一一找出。
两首诗的相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
?
两首诗的不同之点(不少于三点)
?
?
2.第一首三、四句,先设“疑”,后解“疑”,暗示了?
?
3.第二首一、二句,写了二个细节,一是??二是?,说明
主人?
4.请给这两首诗各拟一个题目
?


参考答案:
1.共同之处:都写秋天,都写琐细的生活,都表现体物入微的生活情趣,都动中有静?不同之点:一夜晚,二白天;一船中,二家里;一水乡夜色,二庭院情景;一大处落笔,二小处着眼?
2.菰蒲中还有人家,环境的幽寂?
3.碾茶烹茗?呼儿读书?懂茶道,好学问的闲适的生活情趣
4.一泽国风光?二亭轩雅趣(大致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
(3)?青泥何盘盘,?。???,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5)?,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6)?,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2)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 (3)百步九折萦岩峦?(4)蓝田日暖玉生烟?(5)雕栏玉砌应犹在?(6)箫鼓追随春社近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繁”“唯”“萦”“砌”“箫”。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诗人无限欣喜之情。(意对即可)
(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角景生情)或对比。(答对一种即可)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要搏击风雨,就能达到绿水青山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