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2:31:50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参考作文
任尔东西南北风
风吹大地时而摧枯拉朽,时而掀起不坚定的裙带;海浪汹涌时遮天蔽日,时而卷走摇摆不定的枝叶。?但任凭风吹雨打,总有一些傲立的身影,闲庭信步,以千锤万凿的坚劲,任尔风云际会,唯我屹立不倒。?
风能吹起大大的纸张,只因那平凡的白纸总受环境摆布,少了些许坚持自我的决心,蝴蝶不随风飘零,只因那柔弱的身躯包裹着一颗坚定的心。此亦如人,那些将身影镌刻在年华的身上杰出而伟大的人,总是坚守自我不随环境动摇的人。唯有这样,方可坚定地勇往直前,走向成功。?望着弱不禁风的蝴蝶,我的思绪穿越回到了同样羸弱的南宋主战派,他们没有皇帝的赞许,没有光明的前景,只凭着内心对江山的眷恋,对祖国的热血,不随奸臣的疾风摇摆,始终坚守自我,才有了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才有了岳武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冲天呐喊,才有了吴阶一家三代守蜀的赤诚忠心,才有了韩世忠黄天荡大捷的振奋人心。?
历史早已远去,主和派的软骨头早已被岁月的风尘卷走,青史可鉴提那一个个坚定不移,不随风飘舞的英雄背影,青山永不老!?
哲学家赫利克特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何处,那么任何方都不是顺风。”的确,历史的选择,上帝的眷顾,总是会垂青那些不受环境左右,邕终坚定地抓住命运咽喉的人,正如航行的舵手,前进的方向便是顺风。?
我又一次望向一艘百年前的巨轮,她的传奇被一位青年导演绎着,甲板上海风猎猎,一对青年男女相拥起舞,似是在用生命的全部激情舞动,落日洒下余晖,画家望着远方?这部电影《泰坦尼克号》首映便 轰动全球,金钱荣誉,鲜花拥向了这位青年导演。人们纷纷劝他凭着他的才能多拍些商业片,怂恿间不乏诱惑推搡着他,笼罩着他,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梦想,那里有个奇幻的星球,上面住着猫脸蓝肤的巨人。蛰伏十年,《阿凡达》横空出世。?
如果卡梅隆被四周的诱惑左右,人类电影史必将丧失一位天才,一位巨人!?我望向四周,成长的道路似花团锦簇,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向你招手,但未来的掌控者,不会被路上的鲜花吸引,不会被疾风吹走,始终沿着自己内心的方向前进。司马迁坚定的身影只为有朝一日将作品藏之名山,传之奇人,归有光将自己光于书房,只是在等着象笏之朝的荣光!?
你我,该作那只蝴蝶!
点评:分析材料准确,观点集中而突出,在列举事例时注意从相对的两个方面举例,南宋“主战派”?“主和派”对立明显,在举例的同时不忘扣住材料分析,名言引用恰当,过渡衔接自然,结尾再次扣题让全文思路更显紧凑。
本题解析:材料是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原句为“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命题人将“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一句删去,就给学生审题立意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材料中“风”为“白纸”与“蝴蝶”创设了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下“白纸”与“蝴蝶”表现完全不同,所以此材料的立意角度可从对“风”的不同理解,来看其与“白纸”“蝴蝶”不同关系来切入。
思路一:将“风”理解为“流俗之风”?
在流俗之风中“白纸”与“蝴蝶”的不同:
①?白纸虽大,无生命无思想,没有重量;蝴蝶虽然很小,但有生命有思想,有重量。
——立意1:厚重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有思想的生命是有生命力的,可以留下人生
的印迹;如何让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
②白纸在流俗之风中没有坚守,而蝴蝶则相反——立意2:坚守(自己的操守、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位置)、做真正的自我。
②?白纸虽大,但力量薄弱;蝴蝶虽小,但有毅力有思想就可以拥有强大的力量.
——立意3:思想、毅力可以让人强大;人小位卑又何妨,小人物的平凡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有力量。
思路二:“风”理解为“人生逆境”
如果把风理解为“人生逆境”,那么“白纸”与“蝴蝶”的不同在于:
①白纸在逆境面前倒下了,而蝴蝶却勇于拼搏——立意4:逆境中人要勇于拼搏。
②白纸是没有思想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的,蝴蝶不同——立意5:逆境中要坚守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理想,要有信念。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能写诗歌、戏剧)。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注);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说林上二十二》)
(注)跣行:赤脚走路。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因地制宜,方能和谐
据报道,某地为了发展经济,把原本大片的农田变成开发区,结果不但经济没搞上去,反而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百姓苦不堪言,真是得不偿失;某地为了搞商业开发,不顾民意,强拆民房,结果酿成血案;某地不顾本地实际情况和消费水平,盲目开发高档别墅区,结果建好的别墅无人购买,成了摆设。这样的事情,因为屡见报端,屡上电视,至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事实证明,不顾本地实情,一味按长官意志想当然,只能破坏和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深圳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当初国家之所以在那里设立经济特区,也是因为那里靠近沿海和经济发达的港澳。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中央的好政策,才把一个昔日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大都市。这说明,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取得和谐的社会效果。
常听有人说西方国家是如何如何的民主,如何如何的自由,说这话的人常常脸露羡慕之色。殊不知,每一个国家都有每一国家的国情。在一个国家适合的机制,在中国未必就适合;反之亦然。如果盲目机械地效仿,则只能变得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如果不服气,只要读一下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就会知道美国的民主是什么货色;看一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会清楚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存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要是把美国式的民主搬到中国来,那样的民主又有何益?如果人与人之间都像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那样唯利是图,六亲不认,则这个社会又是多么的可怕!
事实上,中国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践行因地制宜的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继承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更是令世界震惊。而香港澳门的回归,又灵活机动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一国两制的政策,唯此,才保证了港澳的稳定与繁荣,并将更加稳定与繁荣。
事实证明,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治国方略,都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发展,人民才能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昌盛。
本题解析:原文解读: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帽子,于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穷。”那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做鞋是为了给人穿的呀,但是越国人却习惯于赤脚走路;织白绸子是做帽子用的,但是越国人喜欢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哪能办得到呢?”。
仔细推敲,文段蕴含以下道理:
1.凡做一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万不可纯凭主观,心血来潮,莽撞从事。做生意特别要了解顾客的需要。?
2.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客观事实,使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专长适合客观实际的需要;否则,弃己之所长,就会把事情办糟或者遭受“所长无所用”的困苦。?
3.任何技术,如果没有社会需要,就会失去它的价值。?
4.只凭才能和主观上的愿望、热情,而不顾客观条件是不行的,必须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和专长适合实际需要,依据客观可能条件来制定计划、安排工作。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雇了一位英国人做守卫。这位守卫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很多人觉得。让他当守卫实在太可惜。一天,经理对他说:“我想提升你,让你当办事员,薪金也可以多一点,意下如何?”守卫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他出乎意料地说:“难道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的守卫,没有任何失职,为什么要把我的宝贵经验一笔勾销,调我去做生疏的工作呢?”
这个平凡的故事,发人深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参考答案:
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
英国守卫拒绝职务提升,愿意守住自己做守卫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守卫工作;猛一看,似乎有些“傻”。其实,我以为这种“傻”值得敬佩,值得效仿,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一般而言,人们在较低的岗位上干上一年半载,就巴不得被提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这自然无可非议;可若像这名英国守卫那样二十年如一日运用自己的经验优势,默默干好自己的工作,拒绝更加丰厚待遇的职位,那是更值得褒扬的事情!
在人们的生活中,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工作,说穿了,就是一种“老黄牛”精神。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频繁“跳槽”,工作态度不安定,“这山看得那山高”,到头来,哪一个工作岗位也做不好。因此,今天倡导“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就是告诫大家要有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长期工作的定力,这样才能赢得周围人们的佩服。
在现实中,能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不受名利诱惑的人可真不少。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美国搞科研,他的祖国以色列发出国家邀请,请他回国担任总统。他拒绝了,他的理由就是在政治领域他无法胜任,他只擅长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在巨大名利面前,爱因斯坦就像英国守卫那样义无反顾地拒绝了,因为他钟情于自己长期以来拥有“宝贵经验”领域。试问,若爱因斯坦无献身科研的定力,他能抵御住这种莫大荣誉的诱惑吗?事实证明,爱因斯坦这样去做,就对了!
能一如既往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的,还有将“学术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袁隆平;创办晓庄师范,在培育师范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不得不担任行政职务却提出只任虚职,依旧耕耘于研究领域的钱钟书先生……
当然轻易变更工作方向和领域,轻易丧失自己的经验优势,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是吗?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解放前才华横溢,写出了诸如《雷雨》、《日出》等让世人赞叹的作品;可建国后,忙于行政领导事务,很少再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来了。以致著名画家黄永玉致信曹禺,对曹禺解放后“灵性大失”大感失望,对此颇有微词。这告诉我们,即使是聪明绝顶的曹禺,一旦没有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也可能从此在此领域就会“暗淡”下去。
上文提到的陶行知先生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做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说的是他的教育情怀。不过,在这里,我借用该话,想说人生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年时间,守住自己的经验优势,专心致志做好某一项工作,也就不错了!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材料可采用“多向发散法”来审题立意:
1.经理角度
正面——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有我之境”——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亦可)可立意为“知人善任”、 “善于发现人才”、 “任人唯贤”等。例证:齐桓公重用阶下囚管仲,雄霸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奠定三国鼎立局面;李斯特破格收徒弟,“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让草根明星大放光彩(朱之文、阿宝、王二妮、西单女孩)
反面——要合理使用人才,用人要用其所长。诸葛亮误用马谡导致街亭丢失,北伐失利;赵王听信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四十万赵兵被俘虏,国势颓微;
2.守卫角度
正面——要有自知之明,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可立意为“忠诚于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别轻易丢掉自己的经验优势”、“拒绝跳槽”等。例证:鲍叔牙推辞相位举荐管仲,甘心做助手;爱因斯坦谢绝总统职位,钻研科学;季羡林三辞 “国宝、泰斗、国学大师”的桂冠,一心著书治学等等。
反面——不能因循守旧,要有突破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可立意为“要敢于适应新的岗位”、“丢掉经验,开创新领域”等。例证: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故事;徐悲鸿中西合璧,独树一帜;齐白石从木匠到绘画大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比尔·盖茨在给高中和大学毕业生的书里列了十一项在学校里没学到的事情:①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②高中刚毕业你不会一年挣4万美元。你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副总裁,并拥有一部装有电话的汽车,直到你将此职位和汽车电话都挣到手。③烙牛肉饼并不有损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烙牛肉饼可有不同的定义;他们称它为机遇。④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⑤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⑥善待乏味的人。有可能到头来你会为一个乏味的人工作……
要求根据材料中的一条或几条,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6条内容大致有三层意思:第一、生活不是理想中想象的绝对公平,要适应这种不公平,努力改变这种不公平;第二、现实是残酷的,要想获得自尊、尊严,必须沉下身子,抓住“机遇”,艰苦奋斗,创造价值,展现自我;第三、善待乏味的人,耐住寂寞,可能会创造奇迹。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围棋骁将刘小光曾经说过:“我觉得下棋,经常不是增加点东西,而是减少点东西。”正是他的减法,使他的状态一直颇佳,人生的道理大体也是这样,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只有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有所进步。
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人生也需要做一些减法,减去心灵上的沉重负担,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需要减法。
所以人生做好减法,是很复杂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学问。
请以“人生的减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人生减法题
人生就像学算术,加法过后是减法,人生也许要做一些减法,减去一些奢侈的欲望,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热闹的生命里,有许多不堪承受的东西,需要减法,所以人生做好减法,是复杂很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学问。
减去心灵的负担
现如今,有些人活在虚幻中,逃避着现实。对过去慨叹,对未来向往。但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既无视现在,即使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先机,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视现在,又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无异于空中阁楼?。但却认为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感到天灰暗,压力重重,总让自己生活在阴雨下,让心被受煎熬。虽然快乐的人生不昂贵,但却是珍贵的。
不再逃避现实,才(会)拥有了真实。在真实中,改写的诗,让它充满浪漫;该画的画,让它大放异彩;该给予的爱,让它岩浆般炽热。生活每一天,快乐每一天。现在是未来的树,未来是现在的果,树已死,果还会在吗?
减去奢侈的欲望
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机会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人无法得到更多,甚至连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曾有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儿领地。首领说,你从这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目标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也没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如果地主没有奢侈的欲望,没有贪心他有机会得到一块土地,由于贪心,土地没得到反把性命丢了。
减去没有价值的身外之物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因心肌衰竭住进了医院。墨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5个月后就出院了。他没有回美国,而是去了苏格兰乡下他10?年前买的别墅,并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在他一本传记中解释了原因: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是的对于健康的生命而言,任何多余的东西就是负担。
在人生奋斗中,只有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有所进步。就像围棋骁将刘小光说的话:我觉得下棋经常是增加点东西,而是减少点东西”,正是他的减法使他的状态一直颇佳。
人生大体就是如此,要学会珍藏一些东西:童年时的蝴蝶结,朋友送的礼物,与恋人美好的回忆等,更要像刘小光一样,学会减少些东西。
生活比你想象(像)的要容易得多,你只需学会接受那些不可接受的,放弃那些不可缺少的,容忍那不可容忍的。
放开手,阳光灿烂!
[在线点评]
从基础等级上,能充分利用话题材料安排文章结构,小标题的设置及论据的选择也很合理,能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人生的减法”;从发展等级上看,观点揭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本文可算是一篇规范文,可以评为二类卷。从另一方面说,在做到了最充分利用话题所给材料的同时,本文也表现出表达一般化、缺乏思想深度、灵气不足的问题,但对于写作功底平平的同学,本文则是一篇值得学习的文章。
本题解析:
所谓的“人生减法”就是“减去”一些不必要的负担。生活中这样的“负担”很多。比如:舒适的生活环境、一生追求的理想、心爱的饰物、喜爱的玩物、财富、旧习惯等等,这些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来说,“减去”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减去”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写记叙文,可以记叙“减”的过程,“减”后的结果;也可以对“减”前与“减”后进行对比。当然,也可以发议论,讲道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