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05 20:26: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命题作文“心灵之歌”写作指导与佳作示例
 ?文题回顾: 在我们的心底有很多美妙的歌声:有的充满正义,有的蕴含真情;如自然的天籁,似丝弦的低语;飘动着明亮的希望,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
  请以“心灵之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写好此文认真审题是关键,“心灵之歌”是一个象征性的文题,它意在让我们用心唱响真善美的赞歌。我们对真诚友谊的呼唤是心灵之歌;我们对人心善良的渴望是心灵之歌;我们对时尚之美的追求是心灵之歌;我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是心灵之歌……心灵之歌是最真切最动人的渴望与期许,有了这样的意念与追求,我们的心灵才会变得纯洁、高尚、美丽。理解了文题,我们的文章才会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作文时,不妨以内心情感变化为线索,细腻描绘自身体验与感悟,使文章的主旨鲜明凸显。另外,还要从用语的新鲜、叙述的巧妙、句式的别致、修辞的运用、炼字炼句等方面来美化语言,使心灵之歌具有含蓄隽永的韵味。
  【佳作示范一】
  心灵之歌
 我喜欢,在夕阳欲落未落之时,拾级而上,去山顶聆听百鸟啾啾,观望雾隐霞江。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黑色的天幕将我笼罩在这夜的深处。
  睁开眼,我仍坐在写着“离期末考试还有×天”的教室里,窗外仍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绿,我怀疑春天是否真的到来过。或许,她忘了降临到这一角。
  父母说,你已经上中学了,不能像以前一样任性。于是,我所有的课外书籍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我淡笑,是啊,我已上中学了。可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刘老师说,你成绩下降了,要认真检讨自己。于是,我的作业在一夜之间倍增。我冷笑,忽然发现自己真的很累。可是,我不想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计算着离期末考试还有几天,我不想一遍遍地重复同样的题目只为那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我不想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只为挤进那所学子们梦寐以求的名校,我不想……我真的不想。
  朋友说,一起努力吧,别忘了我们儿时的梦想哦。于是,我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梦想。我狂笑,我的梦想不是这样的,不是的。可是,我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接受这样铁定的事实——中考时一定要考上好高中。
  就连那曾经惟一让我聊以自慰的作文课,也让我觉得好陌生。语文老师说,训练作文是为了在考场上夺得高分,像我这没有生活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并且有可能被判为失误文。我知道,我的文字沉闷抑郁,缺少阳光。可是,作文不就是要捕捉小鸟划过天际的那一丝灵动吗?不就是要抓住心灵想纵情歌唱那一种感觉吗?我不再乐观,不再坚强。于是,我的文学梦在顷刻间坍塌,那争夺分数的考场就像一个大熔炉,时时摧残着我那颗本不坚强的心。
  我无悔于自己写出这样一篇苍白无力的文章,就像这天空不留痕,但我已飞过;玫瑰芳香已飘逝,但我已绽放过。因为我心灵的歌声正如潮水一样漫过人生的堤岸,让我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实……
  【简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篇文章所蕴含的那份真挚、深沉的情感能够打动每一位读者。文章开篇借景抒情,表达自我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然后叙写教室压抑沉闷的气氛作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心灵的真切渴望。再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严格、朋友的鼓励这三个方面,生动展现学习的压力与心灵的感悟,真实地展现个人忧伤与困惑。并且以作文丧失生活味道与鲜明个性为动情的亮点,生动描摹,掀起全文的高潮,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为生命的真实纵情歌唱的心声。文章层层深入,含而不露,准确地传神地表现出自我内心的渴望与期许,使得自我的体验和感悟跃然纸上。
 ?【佳作示范二】
  心灵之歌
  风雪封锁了道路,淹没了回家的路,但是封锁不了归家的心,淹没不了人间的情。这突如其来的雪灾,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洁,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温暖与幸福。在那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四处都漾起那充满悲壮与真情的歌,让我们感动不已。
  大雪无情,人有情。五十年难得一见的大暴雪若无其事的下了。下得是那么的惊天地泣鬼神,以至于那高压电线杆也弱不禁风而倒下了。可是生命的力量哪能抗拒钢铁铸就的电线杆呢?那坍塌的瞬间,眼睁睁地断送了三个普普通通的电线护理工的生命,从此也就拉开了湖南省与冰雪战斗的帷幕。英雄死了,可是那一刻,英雄的精神却永远伫立在我们的心头。因为我们在英雄家属们坚强的眼眸中看到了迎战风雪的坚定信念,在抗击冰雪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那如雪花翻滚的电视画面中,我们似乎听到了英雄们那乐于奉献、报效祖国的心灵之歌。
  冰雪不仅带着英雄的精神而来,而且更带着党、带着政府的关心与呵护而来。?
  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不顾疲劳地视察了湖北灾情,然后又不辞辛劳地迅速转到湖南受灾最重的县区,温总理不顾安危奔波在救灾第一线,给灾民和救援人员送去镇定、送去信心、送去勇气。当温家宝总理说出“人民总是说感谢政府时,我觉得应该是政府感谢人民!”这一句话时,五万名同胞的心系在一起,被总理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了。那一刻,让这无情的大雪也似乎为之一怔,因为总理这平凡而又朴素的话语在人们心中不停地荡漾,融化人们心头的坚冰,形成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一首温暖而又和谐的心灵之歌四处飞扬,那种可贵的真情再次鼓起了人们战胜暴风雪的信念。
  战士们日夜不息,马不停蹄地铲除路面上的冰块,只为出门在外的打工者赢得一次回家的机会。有人徒步给困在公路上的亲友送去救援物资,有人用野战车赶到灾情现场给路边的行人做饭,有人在网上号召更多人送更有用的物资到第一现场……那一刻,伴着滚烫的热泪与汗水,不灭的敲冰声和真情的温暖将整个冰雪的世界感染了。
  在这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聆听这心灵之歌,行走在爱的人间,我们怎能不幸福得流泪呢!
  【简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紧扣时代脉搏,选材视角独特,真切地抒写自我独特的感悟:人间的大爱战胜了强大的雪灾,人间的大爱构建了和谐的社会。这心灵的歌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本文在构思上也很有特色,先抓住电线工们舍身忘我的行为,传神地展现了他们乐于奉献、报效祖国的崇高精神。然后以概括描述的方式,再现总理带来党和政府的关爱,人们团结一心、奋力救援的情景,由点到面,点面结合,鲜明凸显了大灾有大爱的主旨。另外,其语言凝炼,含蓄隽永,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必修课,是指必须学习的课程,从小到大,从校内到校外,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门又一门的必修课,有的是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有的是你自觉完成的;有的费时不多,有的需要终生学习……
请以“人生的必修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认真研读提示语,是审题的第一步骤。提示语共有三句。
第一句揭示了“必修课”的内涵性特征——“必须学习”,即要求“必修课”内容必须含有对人生成长、生命成熟、社会进步有着积极意义、正面推动的必要性因素,因此,“苦难”、“寂寞”、“失败”、“孤独”……不能算“必修课”,而“正视苦难”、“耐住寂寞”、“从失败中崛起”、“慎独”“尊重生命”、“学会感恩”……才是“必修课”。
第二句是从时间、空间角度开启思维,据“校内”理解,语数英自然可算是“必修课”。
第三句话指出“必修课”的强制性及自觉性、阶段性与长期性特征。
“必修课”的命题意图在于引导考生思考人生、社会历程中那些必须时常加以温习、修炼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可能正处于逐渐消失、弱化的状态。?
“必修”二字强调的是该事物的必要性而非充分性,换言之,是该事物对人生成长、社会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价值。扣住“必修课”的“必要性”和“成长性(重要性)”两个内涵,才算是至切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旷神怡
【释义】 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请以“心旷则神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结合你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材料中的三个意象: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
把握三个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风是施力者,纸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纸片与蝴蝶的区别在于:纸片单薄、苍白、脆弱、没有生命力,只能无助地被风吹走,成为被风随意摆布的对象 ;蝴蝶虽同样单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拥有会飞的翅膀,能够在风中把持自己,摆脱风的控制。
结合现实生活,联想三个意象背后的某种象征义或隐喻义。可以以其中的一个意象为主,进行联想,但最好能将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根据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整体联想,揭示某种生活道理。
可以将联想放在特定的生活领域或范围:如、文化建设、艺术追求、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个人智慧与才干的增长、民族乃至国家的自主发展等方面
四个审题立意的角度——分与合
1.“风”——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影无踪,形态多样,变化莫测,是一种吹动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正面是助力,如顺风、春风、风力(发电)等,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顺境、有利条件、好的社会风尚、风气等;负面是阻力,如逆风、寒风、飓风(成灾)等,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逆境、不利条件、不良的社会思潮、歪风邪气等。面对好“风”,我们要学会顺风而行,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勇开风气之先”;面对坏“风”,我们要学会御(逆)风而行,如“任尔东西南北风”、“抵御歪风葆本色”,而不要“盲目跟风”、“顶风作案”、“尽出风头”。“风”也可以是中性的,如时尚、潮流,用好了造福人生,没用好危害社会。
2.“无助的纸片”——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轻飘,单薄,易碎,无生命,无思想,“无助”地被吹走的状态,容易让人想到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没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孤立无助地被动地任其摆布。如“无生命力的支撑,永远是被动的”、“不能自己给力,只能受制于人”、 “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无力者无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无助”一词,还可理解为没有外界资源、没有外界帮助,但主要应指没有精神内涵。
3.“会飞的蝴蝶”——一种弱小的生命,同样是单薄,脆弱,但轻盈,灵动,有生命,有灵魂,有活力,特别是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风来时它可以敛翅静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风飘舞,它可以在风中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现自己。“会飞”的特技,让人想起那些有生气、有灵魂、有思想、有本领、有实力的人,他们能在各种外力(包括外界坏境、条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灵魂,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能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随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坚韧靠的是生命活力”、“用灵魂(思想、智慧)主宰命运”、“自立者必自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等。
4.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三者之间的关系——风与纸、风与蝴蝶(外力与内力,客观与主观等)、纸与蝴蝶(被动与主动、消极与积极等),思考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等哲学关系,对材料的内在寓意进行整体把握,可以使立论更完备,说理更辩证,论述更严谨更深刻。
就以上四个角度而言,单独从“风”的角度立意较难,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侧重从“无助的纸片”或“会飞的蝴蝶”角度立意,必然要以“风”的作用为参照,如果丢掉了“风”的要素,也容易使议论失去依傍,而且“纸片”与“蝴蝶”之间也可以彼此对照,使论述更鲜明。其实,真正孤立地从一个意象的角度来写是不可取的,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材料,才能使立意更准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超负荷的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