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7-11-05 19:19: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的享受,而在于经受磨难时有一颗坚强的心。
  ?——题记
鹰是天空中的帝王,振翅飞翔,让人肃然起敬。可又有谁知道,鹰承受了多少的痛苦与折磨!雏鹰在巢穴里刚可以自己探出头的时候,它们的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悬崖边上,然后推下去,羽毛还未长满的雏鹰使尽全力往上飞,当然,不能飞的鹰将被活活摔死。这仅仅是一道工序,更让雏鹰痛苦的还在后面,母鹰把它们的翅膀折断,然后再次推下悬崖,当最后一只鹰从悬崖上飞上来的时候,它将拥有丰满的羽毛和更加强硬的翅膀。它将是浩瀚天空中的霸主,长鸣一声,气吞山河!
鹰的前半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因为鹰有一颗坚强的心。
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要认真分析材料,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立意。本则材料中要抓住哲人的那句话,“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这就是说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本则材料可以立意为:(1)不怕磨练,就有希望;(2)坚强的心与梦想;(3)经历磨难;(4)打造坚强的心。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一本好书,好像和世上最美的善谈者接触,他会引领你走进另—个国度,或另一个时代;你可向他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还可和他讨论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道你所欲道,想你所欲想,你也许会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你曾有过怎样的阅读的经历或故事?阅读曾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范文一:读一本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
的确,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的境界更高一层。但在很多同学眼里,读书却像绳索、铁镣一样,捆住了自由,锁住了欢乐。我不这么认为。读书并不一定是只读课本,书的海洋广阔极了。
读史书,可以带我回到过去。一会儿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会儿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见到了唐朝时期的繁荣,一会儿又看到了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读史书,让我有机会与那些历史人物“对话”。
读科技书,让我与那些科学家们“相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最原始的马车,到冲上云霄的“神六”,这短短几千年间,又多么大的变化呀!这其中,凝聚着多少代人的辛苦与汗水!天文学家布鲁诺为了推广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不顾宗教对他的陷害,依然站在真理这一边。结果被愚昧的宗教活活烧死。读到这里,我就不禁潸然泪下。当我看到爱迪生又发明了一样新东西时,我不禁眼前一亮!痛苦与快乐的交织,让我长大。
读生物书,让我“零距离”“接触”那些动物们,有时会把我带进危险的亚马逊丛林,有时又把我带到美丽的尼罗河畔,有时还会把我带进荒无人烟的澳洲沙漠,有时又会把我放进蔚蓝的海洋,去看看那危险的大白鲨、温顺的海龟、体型庞大的鲸鱼。“游着游着”,就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眼望去,只有高耸的冰山,不,还有可爱的小企鹅。
最惊险、最刺激的莫过于《福尔摩斯侦探集》。在书中,我感到自己也好似一个侦探,正与福尔摩斯一起侦破案件,或许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
这就是读书,不!应该是读一本好书的佳妙效果。它可以让我看到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领略到民族的精神,英雄的气概,体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游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朋友们,记住这句话吧: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范文二:读一本好书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这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族,她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过着幸福的童年时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以后,弗兰克一家就离开了德国,流亡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占领了荷兰。安妮一家四口在一个小阁楼里藏了25个月,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弗兰克先生的公司职员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医杜瑟来和他们一起住。在密室里,安妮所能结识的人是那么的有限,像这样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少女,这样一个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孩,正是爱结交,好动,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年龄,我们仿佛能看见她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她几乎是没有同龄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龄人的乐趣。她所活动的空间也是如次的狭小,几乎见不到阳光,见不到小鸟和绿叶,仿佛是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受到战争的威胁,时时处在一种恐惧之中。
日记中,安妮多次描写到阿姆斯特丹被轰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栋大楼也差点受到袭击。他们躲避的每个人也是每天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还要面临来自食物的威胁,这是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最有力的证据。
面对着战争,面对着种族歧视,面对着如此特定的环境,她比同龄人要显得早熟。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她却开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并写到对父母,密室成员的看法,个人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并勇敢的自我批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安妮最后在集中营悄然死去。她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每个读过安妮日记的人,都会对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么谁能说她长大后,她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战争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残酷的战争!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本题解析:这个题目审题并不难,阅读的经历或故事,可以写记叙文;阅读你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写议论文。可以写读某一本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也可以写读不同的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关键是要注意文体特征,即写记叙文就要是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是议论文。江西省的高考作文尤其重视文体特征,和其他省份不一样。还要注意中心要突出,要集中。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文字:唉,我将不能工作了,永远永远不能工作了。?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以上材料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简单”二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这个话题本身就很“简单”。没有任何背景的提示,所以写作范围是很广的。但宽题宜“窄”写,切入口要小,可以集中写一段经历、一段体验,也可以进行议论抒情。


参考答案:
例文一
          做一个简单的人?
入夜,没有风也没有星星,静如水,凉亦如水。独自一人在孤灯的相伴下夜读,宁静而平和,端起几上的一杯水,遥望那亦如水的夜空,不禁浮想联翩。入口的液体淡而无味,没有酒醇,没有茶香,但正因其淡,才体现了它自身的价值。当你饮腻了美酒,喝惯了好茶,再来一杯白开水,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真实。这就是生活的本色——平淡但充实。瞧,从这很简单、很平常的水上,居然也能品出生活。这看似简单的化合物实则是多么丰富啊!我们似乎该向水学点什么……对,学它那“简单”的气质。
生命的起源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正是有了它们,地球才走向生机盎然,生物界才欣欣向荣。这些小得也许肉眼都难辨的小生命,谁能说它不是创造这个世界的大功臣?
如果你去蟹市逛一圈,会觉得自己是个穷人:如果你去花四十元任你吃的自助餐厅吃一回,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富人了。但是,那些吃够了蟹的“富人”,接下来会吃什么?吃龙?吃麒麟?吃豹子胆?或许,就是吃一口青菜。
“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些”,卢梭写道,“我说让你们的事像一、二、三那么简单,而不是一百、一千。”是啊,让我们从复杂迷离的社会中,从冗繁忙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简单”中忘却烦恼,让我们对自己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然后心平气和地从一大堆琐事中理出头绪。就让我们试着去做一个“简单”的人吧!不虚伪,不世故,不故作高深,不自欺欺人,不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作茧自缚。
做简单的人需要真诚,需要求实,需要不断舍弃心灵的执迷,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平静地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一切。做简单的人是以自己的行为对生活词典中一些最伟大的词汇做最简洁明了的注释:生、死、爱、家、希望、幸福……有时,这一切仅在一个浅浅微笑、一句简短的问候、———次及时的抚慰中就足以体现了。
做简单的人是一种选择。它无所失落,无所拥有,它是对宇宙及人类的深刻理解。“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简单”有时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那样不可思议。
喝完了杯中的水,心头顿觉得清明了许多。真的,水,就像一位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淡则淡矣,却任你用情感作调料。开心时会浸入几分甜蜜,失落时或夹带苦涩。不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的人,永远也品尝不出其中的酸甜苦辣。小者,大也。
解剖:构思紧紧围绕话题,运用联想和多种修辞手法赞美了“简单”。语言好,特别是多次引用名人名言提倡做一个简单的人,行为看似平淡,心灵却是高尚的。
例文二
简单的美丽
有时,厌倦了城市的喧嚣,疲惫了学业的压力和竞争,于是就奢望着拥有一个简单的未来,一份简单的美丽,一种简单的快乐,还有一生简简单单的幸福……
于是,梦想着在宁静的乡村中,拥有一间美丽的小屋作为家,开始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
梦中,那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吧,恬静得像一幅画一样。大片大片的田野尽头应该有一间木制的小房子——红色的房顶,黄色的窗棂,绿色的小门,像童话中七个小矮人的小屋。
于是我就那样简简单单地生活着,一日日,一年年,不再为了别人而伪装自己,也不必为了争名夺利而让自己疲惫不堪。是的,这里没有外面世界的纷繁复杂,没有现实生活的人情冷暖,只有简简单单的心情……
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去散步。乡间小路,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还有满眼的碧绿的田野……
下雨的时候,我会呆在小屋里,听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窗外被雨润泽得一尘不染的山村……
冬天的雪夜,我会躺在软软的被窝里,听着经典的老歌,体会着一种怀旧的情感……
是的,就这样生活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写一些美丽纯情的文字,唱——曲自己也不知道名字的歌。生活美丽单纯得如一滴水,让人心醉……
然后,我会慢慢地老去,直到老得再也没有睁开眼睛醒来的力气……
一个简单的梦,一种简简单单的美丽。
尽管,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梦,就像一个肥皂泡,总要破碎,我知道不能逃避压力和竞争,也不会不努力奋斗,但却不愿放弃那个梦……
解剖:文章细腻形象地写出自己的梦想——拥有一份简单的美,简单的宁静,简单的心情。把话题的内涵具体化,在现实中,这只是这个梦的存在,人在有压力和竞争的时候,心才会有所喘息。文中所表达的愿望也正是所有人的愿望。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
在选材时,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如我们可写要崇尚简单的生活只要拥有一份纯真的心怀,一杯白开水也能品成醇香的咖啡,平淡的生活也能消化为一幅隽永的图画。
我们还可以反面联想,如揭露官僚作风,互相推诿、扯皮,把原本简单不过的事情(比如盖个章)无端地复杂化了。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视察,上午听了五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谈了听课的感受。10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温总理的感言,标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文中在谈到岩石的分类时,出了点小纰漏。12日中午,一位读者致电新华社,认为温总理讲话稿中所说的岩浆岩和火山岩应该是一个概念。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当晚,温总理就亲笔致信新华社总编室予以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次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温总理的信函。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