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成语的使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7-09-25 14:55: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通过学习去获得智慧,通过实践而增长才干,顶住压力和诱惑,翻越崇山峻岭,到达胜利彼岸。
B.《新闻联播》中的主播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正襟危坐,而只有在央视内部的联欢晚会上,他们才可以尽情释放
C.展示自己的“才艺”。
D.一个人一旦出名了,就会有人开始对其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了,非要在人家最得意、最骄傲的时候泼泼冷水、说说风凉话不可。
E.雷曼兄弟公司昨天宣告破产,今天世界股市就势如破竹地下跌,使得不少股民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有了更深的认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在此与语境不合。A.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B.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C.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这次考试,我准备不充分,几乎所有的题目让我感到素昧平生。
B.他经常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C.这件事情很简单,他处理起来非得绕那么多圈子,结果没干成,真是庸人自扰。
D.一伙坏人登堂入室,盗窃他人财物,直至图财害命,对这些刑事犯罪分子,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素昧平生:与某人从来不认识,与“题目”不搭配;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于对待别人;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和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升堂入室”。此处显然用错了;C.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风餐露宿,但情绪高昂,信心百倍,比风华正茂时在“杰克逊总统”号远洋舰上兴致更高。
B.这些老战士很难忘记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坚持敌后斗争的峥嵘岁月。
C.小王不屈不挠地抗争着,老师的脸色越来越青,批评声越来越大,看来小王是硬汉充到底了。
D.千千万万人仿佛变成了一个个挥动着铁臂的巨人,正在做着开天辟地的工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不屈不挠”多指克服困难和对抗邪恶,此处用于对抗教师的批评,感情色彩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王勃《滕王阁序》中究竟是“飞阁流丹”还是“飞阁翔丹”,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
B.随着瓦釜雷鸣般的震天巨响,装载“神七”载人航天飞船的火箭腾空而起,向太空飞去。
C.想象是一双美丽的翅膀:音乐无形,却能使人荡气回肠;话语无色,却能给人姹紫嫣红的风光。
D.“唐装热”迅速流行,激活了江南丝绸服装产业,使不少企业逢凶化吉,出现了少有的勃勃生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范曾泼墨人物画的出现,使几成绝响的梁楷泼墨人物画,于八百年之后,再次奏出黄钟大吕般的华美乐章。
B.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休养生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衰转盛、由颓而新的重要政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
C.随着高考的改革,一些高考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或少学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将会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山穷水尽。
D.节日的雪枫公园,鲜花点缀,秋叶烂漫,这座在一个月前投入使用的城市公园,正热情接待着不绝如缕的黄金周游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应改为“熙熙攘攘”。

A、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B、休养生息: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C、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