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4:32:34
1、写作题 以“_______盼”或“盼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标题补充完整。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作文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杨绛女士写在钱钟书《围城》扉页的一句话。
婚姻是围城,学校是围城,生活也是围城。入与出映射人生哲理与境界,也成为生命的常态。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立题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60分)
两会“白话新风”折射新政见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用“大白话”深刻、准确地概括了这三“民”之间的辩证关系,令人一读难忘。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实在在的“大白话”不少,其通俗易懂的文风备受好评。
就此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1)题目自拟,自选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脱离材料内容;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白居易用他的漂泊的痛苦丰富了文学殿堂,维纳斯用失臂的痛苦展示了永恒的魅力,帝王蛾用破茧的痛苦张扬了生命的力量。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现象时,会惊诧地发现,痛苦其实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亦或是历史的一笔财富。
要求:① 请以“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②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在生命中,只有忍受痛苦的磨练,往往才能得到美丽的结果,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达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
最佳题目:
《痛苦之后是美丽》
《痛苦是美丽的前奏》
《阳光总在风雨后》
《痛苦造就美丽》
《化蝶》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痛苦之后的美丽》
《痛苦之后的美丽》
《苦尽甘来》
《美丽是痛苦的结晶》
素材:
1、诗文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4)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诗
(6)“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存;吾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沈近思
(7)生命中需要更多的云翳,来造成美丽的黄昏。---冰心《生命》
(8)冰心的诗: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她当初的牙儿,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9)汪国真诗:
你要活得随意些,你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你就只能活得痛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
(10)“眼睛因多流泪水而愈纯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温厚。”---琦君
(11)风可把蜡烛吹灭,也可以把篝火吹旺。(拉罗什弗科)
(1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3)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2、自然现象:
(1)彩虹总在风雨后;
(2)蛹化为蝶:
有一位小男孩,看到一只蝴蝶正在蛹中痛苦地挣扎,它还有一只翅膀没有挣脱出来,就帮助它把它从蛹中拿出来。可是蝴蝶没能飞起来,不久就死了。小男孩伤心地问妈妈,妈妈告诉他:“这是因为它没有经历从蛹中完全挣脱出来的痛苦,你不是帮它,而是害了它。”
(3)?凤凰涅磐:“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斯(Phoenix),满五百年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 (郭沫若《凤凰涅槃·序》)
(4)茶香来自沸水:
“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平平静静生活,就像温水沏的茶平淡地悬浮着,弥漫不出他们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栉风沐雨饱经沧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袭击他们,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酽茶,他们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5)一生美丽一次的依米花:
在非洲的弋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花的小花。依米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在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叹惋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同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6)?沙漠玫瑰:台湾知名作家龙应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有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带给她一蓬枯草,像死掉一样,没有水分,没有生气,很难看。朋友告诉她,这叫沙漠玫瑰,浸泡在清水中,几天就会复活;倒掉水,又会渐渐枯萎。藏上一两年,再置于水中,她又会复活。?
(7)麦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夫,和神约法三章,在一年之内,听从农夫祈求的,要阳光有阳光,要雨水有雨水,好让麦子无风无浪地成长。但当作物收成时,表面上长得高高的麦穗内却没有结子,神说:“因为没有挑战,所以麦子就变得无能,一定要有一点奋斗,暴风雨是必须的,打雷闪电也是必须的,它们会在麦子里形成灵魂。”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环境与行为相辅相成
是什么造就了头等舱中的人与经济舱中的人的巨大差距?是环境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还是他们的行为影响了环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次环境与行为的“等价交换”。我想,也许就在这一次次的潜移默化的“交易”中,成就了每个不同的人生差异。
环境是行为的天然土壤。环境,是外界从我们一出生起就赐予我们的一块土壤。我们所处的最初的环境,就是我们家里的父母。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因为当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开始的时候,父母的所作所为,将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在一个和睦快乐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必然会懂得善待他人,分享快乐;而在一个父母整日争吵,甚至双方大打出手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内心就留下了一块伤疤,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懦弱胆小,更有甚者还会仇视社会,做出冷酷无情的事来。因此,很明显,环境对人的影响深远,就像肥沃的土壤能开出娇艳的花朵,而一片有毒的土地能开出的只是狼毒花一样。
行为是环境的后天养料。行为,取决于我们自身的想法。你想将来拥有什么样的环境,你就要为此付诸什么样的行动。想想看,每天大家都来到同一个班级,听同样的老师讲课,写同样的作业,那为什么分数会有高有低?现在,仅仅也就是分数的差距,那么10年后呢?20年后呢?差距会变成什么样?我不是强调学习能怎样,学习不仅仅能决定什么,到却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别人能比你多一份努力与执着,意味着别人正在为他自己将来采取行动。如果将人生比作你修建房子,,我们现在做的点滴就是在为他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有的人偷工减料,有的人精心打造,那么等房子建好的那天,你是希望住简陋狭小的房子,还是住宽敞明亮的房子?所以,到了那时候,再有什么希望,都为时已晚矣。
环境行为是成功的双翼。拥有一个理想的环境,帮助你形成良好的行为,从而赢得更美好的环境。正所谓,内外双修方能成大器。一个人一直很努力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他的努力是成功的主动力,若是给予他更能施展才能的美好的外部环境,他定如虎添翼,加速冲向成功。可见,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坐在头等舱里,他们现在的位置,来源于过去的汗水与艰辛。坐在头等舱里的人更不会是玩手机,因为当周围都在读书时,你是不是显得太愚昧无知、太无聊浅陋?这就是环境与行为,看似矛盾却十分合理的“等价交换”。人生不能重来,请慎重考虑你周围的两个朋友:“环境”和“行为”的和谐相处,让他们帮你成就你的美好的未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仔细分析材料,不难明白在同样的环境里,即使是不是同类的人,表现却惊相似,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之深。具体立意时,可抓住材料最后“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这一评论性的句子展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