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7-09-25 14:00: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李白《蜀道难》)
(5)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2)别有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
(3)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5)美国现代作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桑地亚哥。
(6)韩愈是唐代________________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参考答案:(1)驽马十驾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风急天高猿啸哀
(4)蓝田日暖玉生烟
(5)海明威
(6)“古文运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投我以桃,______________。(《诗经·大雅·抑》)


参考答案:(1)足以极视听之娱——人生代代无穷已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大行不顾细谨——报之以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自以柳絮为题填的词。请判断分别出自谁人之手,并说说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A.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毽。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缒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B.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A段出自林黛玉之手,B段出自薛宝钗之手。同是东风里的柳絮,在林黛玉的词里是“漂泊”“空缱绻”,而在薛宝钗的词里则是“送我上青云”,不同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语,加上特定蕴涵的深意,十分契合两位女子的心境和性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小题1: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小题3: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荀子·劝学》)
小题5: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6:?,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8:飞湍瀑流争喧会豗,??(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
小题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小题2: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3:申之以孝悌之义
小题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小题6:潦水尽而寒潭清
小题7:一蓑烟雨任平生
小题8:砯崖转石万壑雷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名家名句的能力。题型与四川2013年高考试题相同。背诵默写重在平时积累,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本题“悌”、“潦”、“砯”、“壑”字易错,第五句“以”字易写掉。前第三小题选自初中背诵篇目,复习时应按照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篇目背诵,即使初中篇目也不能漏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