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3:27:39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个衣衫破旧的老者,向你哭诉说,他有好几天没吃饭了,你于是心软了,你给了他钱。可后来你听人说,他是一个骗子!
一个年轻的腿部残疾者,走过一条崎岖不平的路,你走过去搀扶他一把,他把你一手甩开,还给你一个厌恶的眼神……
同情心怎么了?
要求:请以“同情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编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等。除诗歌外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审题的难度不到,首先是对同情心的理解,同情心就是对处于不利境地的人们所持有的关心和爱护的立场,它是人们爱心的表现,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仅仅这样理解还是不能很好的切合题意。我们必须依据材料的提示,第一则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被人利用了,利用同情心来骗取金钱;第二则材料表明的是同情心不被接受。由此引发了一个思考,同情心怎么了?我们在写这个作文时就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就是同情心被利用,同情心不被接受,即同情心偏离了准确的轨道。既然同情心这样了,那我们还要不要同情心呢,这是命题人隐含的另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作出有力的回答。如果能深入分析同情心被利用,不被接受的原因,就可以探讨一些社会的现实问题,就能谈出有分量的见解,就很有见地了,就是一篇很切题的文章了。当然如果只就同情心这个核心词来展开议论也是可以的。
点评: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立意多向发散、选材范围宽广,给考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但是,令不少考生感到棘手的是:话题涵盖范围太宽泛了,怎样选取最利于自己的角度切入话题,拟出一个较新颖的题目呢?这里谈几种尝试方法:
一是补题,以小见大。在宽泛的话题前面或后面作适当的增补,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体。如以“语文课”为话题,可拟为《多味的语文课》、《语文课剪影》等。又如,以“手”为话题,《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等。
二是妙修辞,匠心独运。根据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地使用修辞手法,如,以“音乐”为话题,拟为《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
三是巧点化,妙趣横生。如,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题;以“同学”为话题,可用《长相忆》,取“聚也不容易、散也不容易”之意;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沿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走过一段泥泞的小路,会留下许多大小不一、或深或浅的脚印,每一个小小的印迹里都曾承载过一个人的重量,而一阵风,一阵雨,一场
漫漫飞雪,便足以掩盖那所有地表的微不足道的痕迹。人生的道路上也会留下无数个
脚印,每一步的意蕴各有不同。或喜或忧,或笑靥或泪眼,或兴奋或颓丧……你在走过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怎样的脚印?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你又将留下怎样的脚印?
请就“人生道路上的脚印”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禅师,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他让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他把盐倒进一杯水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了,他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在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说:“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心的舞台
人生的苦痛如同徒弟手中的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所以,放宽你的心胸,你的胸襟宽广了,你的舞台便增大了,你的痛苦也就随之微不足道了。?
仰观历史长河之迢迢,生命的突起与陨灭渺若沧海一粟,然而能名垂青史意气风发者几人?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展抱负扬眉吐气者几许?大凡成大事立大功者均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容常人之所不能容,只有拥有宽广的胸襟方能成就伟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部《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圣主”道听流言,使司马迁身受腐刑,但是他没有负气堕落,而是拖着残缺不堪的身躯,忍受世人嘲笑鄙夷的目光,用他广阔的胸襟接受着一切的敌意,用他的执着创下万世不朽之篇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何其壮哉!?
唐太宗虚心纳下,广收谏言,方有贞观之治;崇祯心胸狭窄,道听途说,才有百姓痛哭袁崇焕,自己身挂东南枝。?
拥有宽广的胸襟,意味着你能正确看待人生,壮志凌云永不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虽遭官场与文场的浑水,却能独清,“侣鱼虾而友麋鹿”其胸襟之广让人钦叹。有了这份豁达,苏子意气昂扬,屡败屡战;有了这份豁达,苏子更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壮志凌云。看吧,“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拥有宽广的胸襟,昭示着你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友谊与情感,为成功铺上一条平坦大道。?
昔日廉颇战功显赫,自恃甚高,蔺相如在其眼中只不过一介儒士,保家卫国靠的是他们武将血战沙场,于是他数次为难相如,可是,蔺相如并未恼怒,而是坦然受之,后来,廉颇恍然大悟,负荆请罪,而蔺相如更是诚然处之,廉颇深为其宽广的胸襟所动,两人共同携手,才有了赵国长时间的强大。?
魂葬乌江的西楚霸王,不肯过江东,才有了刘邦小人得志;“既生瑜,何生亮”,狭隘的心胸让周郎魂飞荆州。今人呢?有些人对不满自己的学术主张的人,群聚而攻之;还有些人看到某些东西很流行,则发动众人而批之。当前之时代是发展之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拥有广阔胸襟,对事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的舞台有天空大吗?但比天空更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痛苦就有多微不足道。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意。同样的盐,放到一杯水里,水是苦的,放到一湖水里,就只剩下清凉了,盐的数量没有变,变的是放盐的容器。容器大了,盐就显不出咸味了。这里,老禅师是用盐来比喻人生的痛苦,容器指的就是人的心胸,人生的痛苦就如徒弟手里的盐一样,只有人的心胸宽广了,才不会时时被痛苦所困扰。由此,就可确定本题的立意了。参考立意:心胸宽广成就美丽人生,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人生痛苦狭隘始,宽容成就幸福人生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手,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它是那样的普通,但细想起来,它却又是那样的重要;它是那样的平凡,但细想起来,它又是那样的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更是创造价值、传迭情意的一种工具。手,往往会勾出人们许多的联想。
请以“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