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5 13:23:01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外界沙粒进入或人工将沙粒置入蚌壳内,蚌觉得极不舒服,但又无法排除沙粒。此时蚌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将沙粒包围起来,使之成为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的圆形颗粒,即珍珠。珍珠不仅成为蚌体内和谐的一部分,而且将其取出还可为装饰品。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往往喜欢收藏一些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大到文物典籍、古玩字画,小到一枚书签、一张照片……它都常常能给收藏者带来无限的精神的乐趣。其实,收藏的物品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也有更多的时候,我们收藏的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而被收藏的东西往往不是摆在柜橱中,而是摆放在心灵深处。
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700字以上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立意提示:
①“爱和美”话题(爱的方式)
②“教育方法”话题
③“共享”话题
④“转变思维”话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船行须风退由风
船行须风,是蓝天下日光灿烂的远征,只因有了风,船才劈风斩浪,驶千顷巨波,渡万里重洋。
船退由风,是凄风苦雨的艰难逆航,只因有了风,狂涛顿生,船触礁而沉,遭受海蚀鱼啃,永难再见天日。
为善由风,为恶亦由风。
生活中的批评与表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得一篇文章中说,一个囚犯被关押了许多年,他想到了死,但又不甘心,就想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有人表扬过他,他就不死了;如果没有那他就自杀。他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到在他上小学时,他的美术老师曾评价过他的一幅画“色彩还不赖”,于是他选择活了下来,后来还成了一位画家。
试想如果没有那位美术老师的并不经意的一句表扬的话语,那么世上可能少了一位画家,狱中可能多了一堆白骨。
爱迪生的童年是在母亲的表扬与老师的批评中度过的。他的天生爱问问题的“毛病”屡遭老师的批评,而他母亲总是不断鼓励他,表扬他,爱迪生喜欢发明创造的个性得到了保护,后来有了几千项发明的辉煌业绩。
试想如果他母亲也和老师的态度一样,一个伟大发明家的天性也许要被扼杀,也许人类要晚一些跨入电气时代。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做记者时,曾如此报道过一个小偷:他的手法异常细腻,作案上千起,竟被警方第一次抓到。末了,这位资深记者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巧妙、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又是那么斯文且有气质。如果不做小偷,他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所成就的!”20年后,当年的小偷早已是台湾几家著名羊肉炉店的老板,并跻身台岛上流社会。原来,小偷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那篇报道,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终于划出了一道亮丽的生命轨迹。
试想如果没有林清玄的坦诚却又不经意的报道,手法细腻的小偷可能变成手法细腻的惯偷甚至江洋大盗,怎们会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呢?
每个人都是一艘帆船,都有自己要去的方向,往往因为风向不同而际遇各异。顺风的成功驶向彼岸,逆风的往往就失败了。因此正确对待别人的表扬与批评往往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也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件利器。多送别人一些温馨的和风,给别人一些顺耳的表扬,让别人张帆远航;少给别人送去恼人的逆风,尤其是恶意的批评,让别人心里多一些温暖。
船行须风,船退由风,给别人多一点真诚地表扬,少一点生硬地批评,你会感到世界的温馨与美好,成功离我们每个人也不再遥远。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时应首先仔细阅读材料,弄清材料所蕴含的意思。这则材料是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晚年的一句名言,也是他数十年来的人生感悟。其实,希望人人都称赞自己“好”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愿望呢?也正因如此,所以每每遇到别人责难、朋友批评、亲人抱怨,我们要么妄自菲薄、要么抵触反感。这就妨碍了我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也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以,通过季先生的这句话,我们应该明白,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只要做出了努力、懂得付出就可以了,要学会自我欣赏,对他人的指责非难淡然处之。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感恩父母,你将不再辜负父母的期望;感恩社会,你会轻轻扶起跌倒在地的老人;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笑迎天边那一抹彩虹。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请仔细回味生活中你认为值得感恩的事情,撷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幕,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能脱离材料主旨“感恩”;②要写出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不得抄袭;③文章不少于700字;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工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