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7-09-24 07:1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②有怠而欲出者
C.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D.①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②其孰能讥之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均是介词,在;A.介词,因为/连词,表示修饰;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D.代词,可译为“它的”/语气词,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②均之二策
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按照“之”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之”作代词时,可以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①⑤⑥句中的“之”均放在了动词后面。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缺霹雳;
②仙之人兮如麻;
③烟涛微茫难求;
④自可断来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裂开②排列③确实④消息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军既已过而西矣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
B.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即不能,事未可知也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D.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项:通过;A:向西进军,向西;C:如果,立即;D:率领,因为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