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6:53:00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参考答案:答:诗人是一个狂士形象。他在酒中寻乐、在雨中吹笛,酒醉簪花倒带帽,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伤痛。
诗中着意写诗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抒发了作者在坎坷的仕途中的苦闷和激愤。最后一句“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挽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表现出对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的反抗。(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诗人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1、诗歌第一、二两句写了什么景?气氛怎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四两句透漏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歌前两句写了为诗人饯别的场景,渲染了为诗人饯行的热烈气氛,作用是为全诗定下乐观开朗的基调。(意对即可)
2、诗歌第三、四两句写出诗人希望像平日一样开怀畅饮,不愿弦管演奏离别的曲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也隐隐透漏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下列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B.“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这首曲借凭吊长安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写得生动形象,请你加以赏析。
?
参考答案:1.B?
2.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①一②题。
渔家傲·塞下秋来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下列词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连衡阳飞来的大雁也不愿意留下来。
B、“四面边声连角起”中的“边声”指的是边塞上引起人们悲愁之情的笛声、马声、号角声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浊酒来解愁,却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家乡。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
②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参考答案:
①A②C
本题解析:
(应解释为:大雁也不愿停留,一直飞向衡阳。) (应是表现将军和征夫的思想感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题目。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听觉和视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
小题2: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首先要明确描写的角度:视角上的远近高低,顺序上的前后左右,声音上的寂静和喧闹,色彩上的清冷与绚丽。然后再结合颔联找出角度具体分析。
小题2:“空相寄”一个“空”字,就是“白”寄了,寄了也没用的意思。已经是五月份了,家里面的妻子寄来春衣,但是根本没有用了。说明家人并不清楚诗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独处边塞无人相知的孤独寂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