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5:21:56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她被这只鸟的描述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也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成功人生在忘我
不要仰望高山的雄奇,即使你是一粒微尘,忘却自我渺小,依旧可以堆砌一个星球;
不要羡慕苍松的挺拔,就算你是一株小草,忘却自我平凡,仍然可以装点一方土地;
不要向往大海的汹涌,纵使你是一滴雨露,忘却自我普通,还是可以滋润一片泥壤。
有一种日子叫曾经,有一种岁月叫艰辛;有一种精神叫强健,有一种生活叫磨炼。雄关似铁,只有奋不顾身才可能而今迈步从头越;往事如风,只有得失两忘才可能义无返顾勇向前!
蝴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因为它忘却了挣脱蛹茧束缚的痛苦;
竹叶在月光下姿态婆娑,因为它忘却了冲破竹笋紧箍的压迫。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更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个生命,伟大也好,渺小也罢,要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往往是在一种逆境的磨难中,脚踩遍地荆棘,身迎枪林弹雨,搭一支忘我的利箭,把坚韧的弓弯到满月的弧度,一射而出,才能超越束缚,冲破迷雾,令人夺目。
不忘却霜欺雪压的苦楚和电击雷劈的残酷,一粒被遗弃在悬崖罅隙里的种子,何以能将卑微的身躯耸立成参天的大树?
不忘却摧肝裂肺的痛苦和呕心沥血的孕育,一枚被沉埋在海底深渊中的贝壳,何以能将枯涩的泪水酝酿成璀璨的珍珠?
忘我是一种精神的执着。当失聪的贝多芬用他那双灵巧的手在黑白键上敲出激情敲出爱意,追求自由呼唤光明,高扬达观的风帆,保持激昂的心态时,他是忘我的。他完全陶醉了,他完全痴迷了,他也许听不到,但他又分明“听”到了。他震撼着,也震撼了全世界。
忘我是一种心灵的洒脱。当神奇的庄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豪迈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时,他是忘我的。他洁身自好,人格高标。不要功名富贵,不管得失荣辱。把自己雕塑成漫漫长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留给后人不尽的瞻仰和佩服。
忘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当那带剑的燕客慷慨地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捐躯的先烈从容地吟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原本平凡普通的生命被他们用忘我的精神打磨得亮丽晶莹。远处有舍生取义的孟子在为民请命,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纵横驰骋;怀抱琵琶的汉姬上马起程,变法流血的谭嗣同奋不顾身。近处有黄继光挺胸上前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烧似等闲;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拖着病体为百姓谋福利……他们用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名字擦得鲜亮,在历史的某个页面上雄视千秋,令人感喟,使人钦佩。这些人如同银河系中的繁星一样熠熠生辉,纵使倒下,也能让世人为之流下感动的热泪。
忘我是芭蕾舞者那双畸形变态的脚,是亲兄弟那只骨节错位的手。生而为人,只有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才有自我价值的全面体现;纵使为己,也只有忘我劳动努力奋斗无畏无惧不管不顾,才能迎来成功的眷顾。
梵高疯狂地涂抹着向日葵,忘我地燃烧激情,用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让世人明白什么是艺术珍品;
苏轼潇洒地拄着拐杖,一蓑烟雨任平生,宜雨宜晴,且啸且吟,赫然登上了文学殿堂的最高峰;
袁隆平沉静地徜徉田间,潜心科研,不断实践,日晒雨淋,视若等闲,竟然使自己的名字响彻寰宇用自己的成果惠及世界!
让徐来的清风荡涤你污浊的心灵,让满天的星火点亮你不灭的明灯;让历史的余响震撼你疲软的心窝,让自然的音籁击穿你壅堵的耳朵——
请你听我大声说,成功人生在忘我!
本题解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如此审题立意:追求忘我,不要把自己当做鼠,否则肯定被猫吃。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
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就是要通过经历、想法来谈自己对于“忘我”的理解、体会。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好几件事;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可以记叙,也可以抒情、议论,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身体健壮的大小伙子,这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的多味的年龄段,很值得回味。人就是一个难解的谜,成长着,愉悦着,痛苦着,追求着,失望着,烦恼着,自慰着……。你也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吧?请你回味一下自己成长的滋味,并把它真实地讲述出来,与同学们作一次心灵的交流。
要求:
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不低于8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8岁与18岁的反省笔录
把得与失当成上等的咖啡粉,把思考当成滚烫的热水,煮成一壶苦浓的咖啡吧,喝了它,让它帮你醒脑。
——题记
8岁时,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深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18岁时,躲在家中跑步机上,气喘吁吁地跑着。
8岁时,不知道电脑是什么样,以为网络是什么捕鱼的新方式;18岁时,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纵着键盘,点击鼠标将文档中的往事放入“回收站”中。
8岁时,《红岩》的“岩”字不会写,于是用拼音代替之;18岁时,坐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读着《边城》,体验着湘西的幽静的美景与淳朴的情感。
8岁时,吃饭时就想到晚上的动画片快到了,于是狼吞虎咽,奔往电视机旁;18岁时,明天还有一篇课文要背呢,于是晚上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大声背着“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8岁时,下课了,狂奔到乒乓球台旁,打上两拍,再冲回教室;18岁时,这道题做完再出去吧,走出这个闷人的地方,透一透气。
8岁时,看《红楼梦》电视剧,不懂得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18岁时,不知不觉地唱起了《爱就一个字》,偶尔还读一读徐志摩的诗。
8岁时,检查视力,咳,视力表最底下的一行也看得清清楚楚;18岁时,看着眼前厚厚的书、小小的字,不由得眼花缭乱,于是戴上了“酒瓶底”似的眼镜。
8岁时,丢失了一件东西,或是做事失败了,会深深地悲伤、失落很长一段时间;18岁时,丢失了东西或遭遇了失败,我会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种“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8岁时,留着短短的头发,清新,自然,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18岁时,蓄起了“清汤挂面”式的头发,也懒得梳理,显得颇龌龊。
8岁时,与班里同学打成一片,随意交往,其乐无穷;18岁时,除了向同学借东西、问题目之外,大都是沉默寡言,独往独来。
8岁时,用纸叠纸包,与伙伴们玩着,或是叠成纸飞机,载着自己的“梦”飞向远方;18岁时,我珍惜每一张纸,有时随便拿一本书,把它当成稿纸,在空白处排满算式。
8岁时,坐在桌旁圆凳上,手托着下巴,与姐姐谈理想——要上什么大学,长大要干什么……;18岁时,实际一点吧,自制了一份短时期的计划表,以后就照这上面的去做,向前冲吧。
8岁时,多羡慕大人,盼望着快快长成像爸爸妈妈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大人;18岁时,却又羡慕孩子,多想做一个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孩子。
8岁时,已是晚上11点了,我睡着了,做着甜美的梦;18岁时,12点了,我拿着笔“沙沙”地写着一篇题为《8岁与18岁的反省笔录》的文章。
[点评]文章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把两个不同年龄段的生活镜头剪接在一起,很逼真、也很巧妙地再现了自己成长的历程,写出了真体验、真滋味,也展示了个性风采。文首的“题记”颇有哲理意味,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能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这样看来,此文不只是以真动人,而且以内蕴撞击人的心灵
本题解析:
成长之中的酸甜苦辣是我们必须的,如果畏惧失败,畏惧辛酸与痛苦,那么,你就永远难以长大。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睿智,加以评述
成长之中又有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故事,历历在目。我们可以把它们辑录下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引领,可以是伸颈远望,引领时,几多殷切盼望。
引领,可以是引导、带领,如引领前行,引领潮流,引领风尚,引领思想。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展开联想和思考,任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鹅卵石的等待
春日的雏燕从巢中探出光秃秃的脑袋,等待着羽翼丰满的那一天,用翅膀拍打着阳光。
冬眠的小熊时时从山洞里走出来,等待着冰雪融化的那一天,在春风里溜达。
等待中,花儿开了,又谢了,留下的是一如往昔的空空的花托。然而这期间,花儿香过,艳过。燕子在老死之前,体验到了飞翔的快乐,小熊在下一个冬眠来临之前踏过了一片片绿茵地。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的黄机等待着朝廷的重用,一偿忠君报国、匡扶社稷、捍卫民族的夙愿,因此他有了满腔的激情,有了使“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个有灵魂有情感的人都是有所寄托,有所等待的。
“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李太白高喊“我辈岂是蓬蒿人”时,心念“安能催眠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心中也还是有所等待的吧,等待着重回庙堂的那一天,等待着实现自己一生苦苦追求着的政治抱负。
“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即使有“悠然见南山”的闲趣,心中也该是有份等待的吧,等待着政治清明,等待着天下安定、官吏廉洁的盛世。
等待,是雨中的你期盼着一把小红伞出现在你头顶,即使没有心中也会久久地存在着一丝暖意;等待,是风中的小船遥望着远处的港湾,即使很久才能到达,也能给人最坚定的信念。在心中留一份希冀,等待便是充实心灵的永不消散的清香。
兵士、锣鼓准备好后,孔明等待的是大雾,最后他等到了十万之箭;万事俱备后,周郎等待东风,最后他等到了曹操落荒而逃;“雄关漫道真如铁”时,毛泽东等待的是全国的解放,最后,他等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成功面前,努力做好一切之后,最后一步便是等待。拿一份清适的心情,品一杯香茗。请相信,不需棒槌的打击,在水的载歌载舞中,鹅卵石会臻于完美。
本题解析: 本题写作的角度很广泛,除了材料里的解释之外,引领还可是是等待。下面以“等待”为例,谈谈本文的构思。
1、关于立意:
首先应明白等待的内涵,它是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盼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如等待时机,耐心等待;韬光养晦是等待,以静待变是等待……
2、关于文体
这是单概念话题作文,首先能想到的便是记叙文,而且此文有写作记叙文的内在基础,在匆忙的时代这是一个颇富有诗意的姿态,因而文体的选择恰当意味着作文成功了一半。如果写作议论文,不容易写成内容上的积极上进,只有写处于劳作之后、耕耘之后的等待,但问题在于前提必须处理好,否则易跑题;或者反向立意,即等待犹如守株待兔般不合时宜。
3、关于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是多姿多彩,较难定于一尊,但设置几幅画面展开的横向并列式,是一种较易模仿的形式,而且容易写出红尘滚滚时代的一点诗意的存在;也可以以时间为经线展开故事,交待等待中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人物心理的演变过程,如果做到了细腻真切,这也不失为一种较易打动人心的形式;……
议论文的结构比较好操作的,关键是主体部分的安排,只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层次切分完全可以如做数学题般迎刃而解。如并列式,如层进式,如对照式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北市文化局长龙应台曾被要求当场简明扼要地回答“文化是什么”的问题。
她说:“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恭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或体验?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参考例文
文化素养是人的精神灵魂
学习了人文修养之后,我学到了很多,我的知识面也扩大了很多,它不仅写出了我们的思想道德,而且也写出了我们的素质信仰,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而且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而且让我深刻感受到人世间有真情,人世间有真爱。但与此同时人世间也存在不好的风俗,存在着损坏社会,损坏国家名誉的人。要想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就必须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要被金黄的诱惑所迷骗。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真诚地去付出自己,不要因一丝一毫的不良因素所动摇,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我深知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人文的意义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它超越了生理学的层面和心理学的意趣。而在人的自我超越之处领悟人性和人道,进而用人所创造的价值之光去净化人的心灵。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人的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因为没有人文素养的提高,就不会有教师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没有人文素养的教师,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也就不会有很高的审美修养。人文素养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根本之所在。科学离不开人文,否则就会失去主导,走向邪道。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只有具有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懂得并尊重科学,努力去把握科学的本质,并把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一个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唤起对人的生命本身带有终极性质的追问,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上即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的内化即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人文行为体现了 “素养”一词所含的“技巧”“能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最终之目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那么人文行为则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一个人的人文行为表现在:他的生活一定是节制的,他的行为是勇敢的,他随时准备为正义和真理而献身,他懂得如何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丰富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优良的知识结构必需之要素,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必备之条件,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在这些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中,人们会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的价值体现在何处”等无确定答案但却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类的幸福、什么是人类的痛苦,怎么样化痛苦为幸福;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各高校一方面以通过校园文化节、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通过一定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挖掘环境育人资源,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让学生利用先进的学习设备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努力读书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人生中必须学习的重要知识。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针对题中材料内容特点,可采用“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或分析其中的人物语言,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如此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立意例举如下:
文化素养是人的精神灵魂
懂得尊重凸显人的文化厚实
3、学会如何对待,展现文化涵养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一组:
1.范仲淹《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世界人权宣言》: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
第二组:
1.中国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网言网语:网络谣言危害甚广,造谣传谣不是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客观表达。
3.生活现象:蛤蟆日夜不停地叫,口干了,舌头也疲劳了,可就是没人听;公鸡黎明按时啼叫,人们听到它的叫声后,就开始了新的一天。
同学们,在当今这个言论自由度很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言论”?请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认识、体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第一组材料表明:“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第二组材料表明:追求言论自由,也要客观表达、善意表达,也要表达有价值的信息。
所以,立意应侧重:a,辩证地认识言论自由;b,分析言论自由的意义;c,探讨如何把握言论自由的限度,如何营造一个和谐的言论环境。
注意,侧重点是自己如何去“言”,而不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言”。
(2)【评分原则】
①最佳立意(57分起): a+b+c(三方面都谈到)。
②一等立意:(54分起):a+b或a+c或b+c(谈其中两方面)。
③二等立意:(50分起):a、b、c三方面只谈一方面。
④三等立意:(46分起):偏离(扩大、缩小、转移)话题,谈“自由”、“批评”、“如何面对他人言论”等相关话题;或一味批判而没有建设性意见,一味罗列社会现象没有分析。
⑤四等立意:(40分起):谈与材料基本无关的话题。
⑥等外立意:(0—36分):抄袭、套作、残文、观点荒谬反动、含有人身攻击或侮辱性言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