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24 04:37:01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高三(4)班?梁雁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乔布斯却说:“不要为别人而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为别人而活呢?实际上,我认为前者强调的是为别人服务而活,是一种奉献精神,因而彰显价值;而后者强调的是做好自己,不要为别人的一己之见而停滞,不要为奉承别人而委曲求全。而我们确实应该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不趋名利。为别人而活,并不是为达官富贵而活,不趋名利才是为别人而活的真谛。十年动乱中,在邓小平遭下放江西,而时刻在陪伴着、支持着邓小平的卓琳就一直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汶川地震,她还毅然捐出储蓄的10万元,卓琳这种为国家而吃苦,相夫却甘当绿叶陪衬,为人民而活的精神,正是这种不趋名利为别人而活的最佳诠释。身为我们,也当背弃趋炎附势的悲劣思想,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忧国忧民。古往今来,多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这使他们的价值得以提升,永垂青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吾庐独破受伤冻死亦足!”是杜甫关爱民生,为别人而活的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为别人而活的彰显。有个伟人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取得多少,而是看他奉献了多少。确实如此,我们当向那些忧国忧民、为别人而活的伟大先辈们学习,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大爱无疆。怀有一颗博大的心,大爱无疆,让人生更有价值。诺贝尔是伟大的杰出化学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科学成就。然而,他将离开世时仍不忘奉献,将自己的资产设为诺贝尔基金,来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服务人类。他的大爱让他的价值不知不觉中呈现给世界,为世人所传颂,大爱无疆,比比皆是。高三生张文驰为救人献骨髓而放弃备考;朋友临死一句嘱托,撑着拐杖,支撑一个家,不离不弃那患绝症的朋友遗孀和他的孩子;板凳妈妈照顾130多个孤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为别人而活。身为我们,也当有博大胸襟,大爱无疆,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要不趋名利,要有忧国忧民之情怀,要有大爱无疆的胸怀.让我们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本题解析:材料用乔布斯和爱因斯坦的名言来告诉我们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乔布斯的名言是从个性、创新意识的角度,爱因斯坦是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所以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立意:
一、要有创新精神,生命力来自于创新
二、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三、人要懂的感恩,要勇于付出和贡献,回报社会、温暖他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欣赏,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气度;欣赏更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我们可以欣赏别人,也可欣赏自己,还可以欣赏事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学会欣赏
欣赏,是用美好的目光去看待某些事情和物品。懂得欣赏的人,会发现世界中存在着种种美妙;而不懂得欣赏的人,一生只会沉沦于糟粕的世界当中。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青年人来到绿洲,问老者说:“此地如何?”老者问他:“你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糟透了!”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也问了同样的话,同样,老者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然而,他的回答和前一位青年恰恰相反,他说:“我的家乡很好,人也好,景也好……”老者给他的回答是:“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从以上的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和第二位青年的欣赏角度截然不同。第一位青年不懂得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不懂得与他人和平相处;而第二位青年,懂得去欣赏他人,欣赏大自然的每一寸肌肤。
花,并不是只有玫瑰、郁金兰去欣赏。路边的小花,虽然没有玫瑰那么芬香、那么惹人喜爱,虽然没有郁金兰那么娇媚。但它却有着:“我一定要开花,即使不艳丽”的信念,然后在荒野中绽放属于她的美丽,让清香弥漫着整个荒野。为什么这种小花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呢?因为小花懂得欣赏自己,让自己的清香布满着整个乾坤。
荒野上的小花值得我们去欣赏,在傲雪中生长的梅花,更值得我们去欣赏。杜甫曾有用美妙的诗句歌颂它:“池边一支梅……只留清气满乾坤!”或许,在花从中,众花会嘲笑它,说它那么傻、那么笨,为何只选在寒冷的冬季才开花……而杜甫却欣赏它,欣赏它那不屈不挠,不想困难低头、不惧风霜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学会欣赏事物。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类人,自私、自大。在交往中,她常常会在别人背后讲他人的不是,宣扬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朋友们渐渐地离她而去,不与她来往。为什么呢?因为她不懂得去欣赏他人,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欣赏。如果那位同学懂得去欣赏身边的事物,懂得去欣赏别人,那么她就不会发生没有朋友这种悲剧。
欣赏,是一种美德。它包含了我们人类的思想,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信念,表现出了人性的善恶。
学生欣赏,会提高你的素质。学会欣赏,会增加你的“财富”。学会欣赏,会在慢慢中你的气质得到升华。
所以,学会欣赏吧!让它完美你的人生。
本题解析: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 欢歌鸣叫的鸟儿, 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 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 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 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 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日本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福岛核电站内80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撤离,但一支由50名精干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却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艰苦地工作。虽然他们被告知可以拒绝响应号召,但他们认为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勇士平均年龄50岁以上,这是灾难史上第一次由长者而不是青年承担拯救使命。目前“敢死队员”已发展到181名。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40分)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他有一个梦,就是要砸碎种族歧视的枷锁和种族隔离的镣铐,让黑人实现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伟人有梦,名人有梦,芸芸众生也有梦。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呢?请用生花的妙笔,以“我曾有个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散文。
要求:1.紧扣文体特征,写出真情实感;2.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我曾有个梦
天边浮云,在阳光的抚摸下镀上了金色的花纹,曾经有多少梦就如浮云,一时感慨,一时冲动,造就了它不真实的金色花纹,留下的是可望不可即的叹息。
深夜流星,悄悄划过大气层,燃烧了自己,换取了定格在人们心中的美丽瞬间。曾经有多少梦就如流星,绚丽过,辉煌过,最终还是消逝的无声无息。
河边绿柳,微漾的水面给了它婀娜的舞姿,微风的吹拂让它欢呼雀跃,曾经有多少梦就如绿柳,虔诚地为别人许下,一朝冬至,一朝冰封,到头来只落得遍体鳞伤的自己。
我曾有个梦,或远大,或渺小,或纯真,或邪恶,或圆满,或遗憾,都已是曾经,“曾经”,那是爱与爱过之间的距离。梦如琉璃,五色流光美得让每个人都想紧紧地抓在手中,只是琉璃太脆弱,稍不留神,便可碎的无处可寻。
我曾有个梦,如夕阳般,静静地挂在天际,似亘古不变。只是,或许只要一个转身的时间,它便已经悄悄的消失在西山后,消失的像从未出现过。
我曾有个梦,黯然消失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可惜整日活在忙碌喧嚣中的人早已无暇顾及失落之感,再也想不起曾经的梦只是在某个闲下的时刻,有人的心突然痛了一下,然后,心底的某个地方好像空了一块,空的莫名其妙,连心都不敢去追寻答案。
天的西岸,太阳犹豫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纵身一跳,再无踪迹。通红的晚霞,如同燃烧的烈火,燃尽了自己的激情,便无奈的消失了。很快,夜幕降临,一颗流星华划过天际,那一刻,寂寞寥廓的夜空,有人轻轻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很轻的声音,却使人听得分明……
本题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要求散文,从所给材料分析,这里的“梦”显然不能实写梦境,而要虚写梦想、理想,才是最佳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一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
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我在_____中成长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