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23:25: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以下选段中划线处的两种说法,其本质上相通,但又有所区别。请问: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答:                                                                     


参考答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或“积极的方面说”“说要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或“消极的方面说”“说不要做什么”)。


本题解析:题干已经说清本质上相通,因此解答本题就要从叙述的角度来揣摩,这样就容易想到肯定或否定,积极或消极。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冰,水为之,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3)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1)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2)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3)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1)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
(2)登白兮骋望,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夕济兮西澨。
(4)____________,灵之来兮如云。
(5)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6)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
(7)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
(8)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
(2)与佳期兮夕张
(3)朝驰余马兮江皋
(4)九嶷缤兮并迎
(5)时不可兮骤得
(6)安能行叹复坐愁
(7)吞声踯躅不敢言
(8)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1)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洞庭波兮木叶下。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
(4)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6)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
(7)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
(8)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三峡星河影动摇。
(10)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1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
(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
(1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隔叶黄鹂空好音
(2)袅袅兮秋风
(3)吞声踯躅不敢言
(4)镜中衰鬓已先斑
(5)岩扉松径长寂寥
(6)栗深林兮惊层巅
(7)乾坤日夜浮
(8)皓腕凝霜雪
(9)五更鼓角声悲壮
(10)老鱼跳波瘦蛟舞
(11)雕栏玉砌应犹在
(12)侵晓窥檐语
(1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4)大块假我以文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   ▲   ?,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小题2: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
小题3:??,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小题4: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
小题5:??,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小题6: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小题7:夫在殷忧,??;既得志,??。(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