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20:49:31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语文课上,老师引用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的名言告诫同学们应该热爱读书。老师无奈地说:“以前,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看书的同学,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玩手机。”
学生甲:“读书虽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能改变我们的品位。正如陆游所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我们还应重视传统的读书习惯。”
学生乙:“你太奥特了,现如今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电脑、手机、媒体等都能迅速快捷的学到很多知识。何必孤独而又单调的抱着书本死啃,况且,现在的书籍又贵得吓人。”
学生丙:“何止是书是如此呀,现在动笔写字的人都少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悄悄地改变甚至消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传统的应珍惜
纸质的书,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即使是今天,虽然电脑、手机、媒体等都能迅速快捷的学到很多知识,但读书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代表着一种静下心来学习的精神,因此,我说,传统的应珍惜。
想必大家都知道热门电视剧《大长今》,相信有许多人都看过,其中汇集了以宫中菜肴为中心的传统饮食文化与医学常识,随着这部电视剧登陆中国,韩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中国传播开来,网络上、电视中介绍的各种美食文化使国人“大开眼界”。于是,国人争相效仿,韩国馆火了,以异国美食为主题的blog也火了。这韩流的影响之大使我惊叹不已,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想来这中国的饮食文化远比韩国更加源远流长,从世界上来讲,中国人可能是最讲究饮食的,可如今我们竟把本家的宝贝扔到脑后,跟着别人家的新奇玩意跑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本国的文化而自豪,可随便找来一个中国人问中国的八大菜系是什么,能答全者能有几人?浮躁的人们静不下心来去阅读,静不下心来去研究。
你也应看过《中国小当家》吧——一部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动画片,当听到某个角色说“中国料理”时,坐在一旁的外婆竟笑了:“哪有什么‘中国料理’,应该是‘中国烹饪’才对。”我听了这话再也无法看下去了:中国这样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竟需要由日本人制作成动画片向中国普及,而身为中国人的翻译者却连这点常识都没有——这种事情,孰不尴尬!自己国家的文化不珍惜,却盲目地跟从异国文化,这算不算太傻?
如今,“文化快餐”迅速产生,电视中“戏说”系列渐多,电脑手机,片断式文学。这种趋势使这一代的孩子们以为看过几段电视剧就已算了解历史,会背几句古诗名句就认为足以彰显文采。每个人都“看”过《红楼梦》,每个人都可以讲出《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看过厚厚的三大本《红楼梦》?他们了解其中隐藏着多么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么?他们了解曹雪芹的遣词造句之妙么?不了解,他们只求了解故事的情节。而又试问,所有流传至今的名著中又有几个是单靠情节取胜的呢?——他们不了解,所以也不懂得珍惜。
当今的世界有这样一种趋势,外国人越来越推崇中国文化,中国人越来越崇拜外国文化,我想其中的本质就在于有些中国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魅力。我也曾是一个很“西化”的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过外国节,买外国CD,但随着一天天成熟,我开始仰望着自己国家的文化,我渐渐意识到,这文化的高度或许令我一生都无法到达。余秋雨曾说,在这广大的土地上,真正了解这五千年文化的人是一小部分。而现在,我也想加入这一小部分之中,我想去了解,我想去靠近,我想去珍惜。
最后我想对我同龄的朋友们说,珍惜我们深远的文化吧,珍惜一些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别让“戏说”冲淡了历史,别让五千年的厚重变成浮躁,静下心来,让我们捧起书本,去了解,去学习,去珍惜,这会增添你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本题解析:审题立意:本题是由读书引发的讨论,老师和不同学生对待读书的看法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他们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关键是要分析出他们提出这些看法的实质是什么。?
①从老师角度。老师对传统的良好读书习惯的丧失有些惋惜。深入分析一下,我们可以知道老师惋惜的不单单是读书习惯,还有很多传播方式的消逝。由此可以立意: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
②从学生甲的角度。学生甲是坚守传统文化阵线的代表。由此可以得出第二个立意: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仍有很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消失。
③从学生乙的角度。学生乙关心的是怎样更廉价并便捷的搜寻信息,从实用角度而言,传统的形式被取代是应该的。由此可以得出第三个立意: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
④从学生丙的角度。学生丙的观点基本上是在学生乙的基础上的提升。他认为,不只读书如此,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改变甚至消失。由此可以得出第四个立意:社会要发展,就一定有变化;对传统的东西要有合理的保存方式等。?
本题立意较多,但是无论哪种立论都要注意不能就事论事地讨论,而要以话题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本题适合写议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写作: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就算有失望,但不会绝望。”
“苍白的生命由鲜活的梦想点燃。”
“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先前的距离,而是你的加速度。”
以上几句话摘自某中学“学生凡语”橱窗。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在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人说,应该坚持,不能放弃,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中;也有人说,应该果断放弃,另找别的途径,不能在等待着蹉跎了岁月。那么,如果是你碰到这种情况时,你会不会选择放弃呢?
请以“放弃”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材料给出了两种相反的结论:放弃或不能放弃。其实,是否该放弃,如何放弃,什么时候放弃,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立意如下:
放弃的智慧
取舍的智慧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1、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种叫依米的小花,忍耐六年的漫长岁月才开花,而花期却只有两天。两天过后,连花带径一起枯萎,香消玉损。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更何况这种小花只有一条根吸收水份。在六年时间里,炎炎烈日烧灼它,漫天风沙肆虐它,然而依米小花毫不气馁。在默默等待,默默生长,它知道,总有一天,根须深入到一定程度自己就会绽放绚丽的花朵。依米花用生命的轨迹向我们昭示,只有忍耐,才能美丽,只有忍耐才终有成就。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以“忍耐是一种美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忍耐是一种美丽
他是人,它是一只“鸭子”,她是一棵植物。按道理说,他们不是同一条道上的,但类似的过程,相同的精神使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一、他
他是一位画师,之所以称他画师,那是因为他还未出名。
他又是一位画坛奇才,这又是他死后被冠上的。
他一直那么平庸,很少有人买他的画,他总是吃着黑面包,喝着白开水,他很穷。
他患有精神病,时常处于神经昏迷的状态。他有一个妹妹,他很穷,常常妹夫救助他。
即使神经昏迷,无人买画,他也从未停止作画。他总是用自己心中的信念浇筑一幅又一幅画。
终于有一天,拔枪自杀了。而此时,妹妹正为他的作品而奔波。
他死了,也获得荣誉,他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他,成为奇才。
他叫文森特·凡·高。
二、它
它是一只丑鸭子,鸭子们欺负它,只因为它丑,它丑得连猎狗都退至一边。
它是一只白天鹅,所有动物都崇拜它,所有人都忍不住赞叹它,它是如此的美。
它一直那么丑陋,受尽其它支物的欺凌,受尽其它动物厌恶的目光。
它也怨恨自己,为什么长得这么丑?
它也有理想,变得像天鹅那样美丽。
于是,它活了下来,从不因主人的驱赶而垂头丧气。
冬天过去,春天如期而至。当它游向天鹅群时,天鹅没有远离它。而当它望向水面时,惊呆了。
“这是我吗?”它想,“原来我也是一只天鹅!”
它同天鹅们一起飞走了,此时,它已不再是那只丑小鸭了。
它曾是一只丑小鸭,但已长大成天鹅了!
三、她
她有着普通的枝叶,外表十分普通。
她还未开花,因此受尽百花嘲笑。
她不管其它花儿如何笑她,她只埋头扎根,因为她相信,自己绝不是普通的花。
她在扎根,汲水的生活方式中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天过去了,夏天熬过了。
她受尽了夏天如火般的炙烤,但她从不放弃。
秋天来临,一天夜晚,她突然涌出一股力量。这股力度使她有一种近乎爆裂的感觉。“啪!”她的花开了。声音惊醒了其它的花儿:“啊!原来你是这么高贵!”
一夜过去,她又回到了以前的样子,但她并不伤感,她终于知道:“她绝不是普通的花儿!”
她叫昙花,夜中的公主!
四、我
我曾经被人奚落过,也曾获得过荣誉。因而我相信:在忍耐中生长的人,品味出的成功的喜悦必定是最强烈的,而只有忍耐住生命的坎坷,并为理想坚定地忍耐下去,必定会收到生命的美丽馈赠!
【亮点点评】
文章中将忍耐的精神着重体现在凡·高、丑小鸭、昙花上。写出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人物,他们都是在经过生活的磨难后,获得辉煌的。他们虽然是不同类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忍耐。忍耐,不是屈服,也不是丧失信心,而是面对巨大艰难的一种变守为攻的方式!拟人化的描写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而文末直接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短而精悍,也更具有启示读者的效果。结尾点明深化主题。
【佳文例二】
忍耐是一种美丽
俗语云:“忍字头上一把刀”。人生有时会因这把刀而尝受痛楚,但也正是这把刀雕刻出了美丽的人生之花。
蝶·奋进之忍耐
朦胧中感到拥有了知觉,小小的身体中涌动着一股热乎乎的能量,像是被人牵引般拼命想要向前挤。那是生命初生的知觉。四周的空间狭密而闷黑,像是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背上生成,略痒着。生存的本能牵引着它向前,直到前方越加狭窄,黑暗与痛楚向它愈加猛烈地袭来,它默默忍耐,不吭一声,因为心中那一片飞翔之梦在告诉它:前进!突地,一种被撕裂的痛感袭来,浑身被释放了般,轻柔的光线洒在它美丽的翅上。
远离祖国的彼岸上,周围的人眼里若隐若现的鄙夷,让异国他乡的他颇感酸楚。这是一个存在着人种歧视的时代,他没有去争辩,只是更加刻苦地靠实力去说话。终于,连教授也无法完成的解剖青蛙卵实验,他奇迹般地凭着自己完成了。童第周,这个名字迅速奏响在西方的科学界中。
只有学会忍耐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才能在奋进中完成蜕变之升华。忍耐,是一种奋进的美。
蝉·希望之忍耐
从具有知觉开始,它便生存于一片黑暗之中,唯一的念头,便是拼命汲取养分生存下来,慢慢向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它感到自己的身体内流动着一种渴望,愈加强烈。终于有一天,它接受了光的洗礼,它兴奋地轻轻颤动着薄翼,跳上枝头,嘹亮地歌唱。漫漫无际的黑暗生活,它一直在默默忍耐,只为那一季的光明,用生命的歌声去装点灿烂的夏天。夏天一过,喧闹便静静结束,生命随之终止。
有时人的生命也短暂且充满坎坷,但惟有将痛楚忍耐深藏在心底,人生的自信与绚丽才得以展现。
也许你听过这样一位少年,饱受疾病的痛楚,却充满生命的希望与自信的张狂。他就是只有16岁短暂花季的天才少年子尤,他就是会在做手术时背诵叶芝《当我老了》的少年子尤。他的生命与病痛相伴,人生自信却年少轻狂,他说:“80年代出生的天才作家只有2个,女的是张爱玲,男的就是我。”
朴树有首歌叫《生如夏花》,有些人和物只因生命最初的希望便执着忍耐,留给这个世界短暂存在过的痕迹与感动。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朵待雕刻的花,忍字,就是那把雕刻之刀。忍过了挫折、打击与痛楚,生命之花便得以绚丽开放。
【亮点点评】
全文用优美细腻的语方描述了两个因忍耐而美丽的生命现象,结合具体人物的事例,使文章材料丰富,结构新颖。全文不乏细腻的描写,将萤成蝶与蝉从地底到地面尽情歌唱写得细致入微。隽美的语言与生动的比喻让文章读来润入心田,如:“用生命的歌声去装点灿烂的夏天。”
【佳文例三】
忍耐是一种美丽
我记得有一句这样的公益广告语是这样说的:因为堵车,司机都抱怨车怎么这样挤。一位老爷爷说:“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样的一句话包含了忍耐,体现中华五千年的美德。忍耐不是需要你懦弱无能的一味服从,而是为进一步成功去奋斗。
名人们出名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忍耐,在出名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小仲马是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儿子。按理说,他出名应该很容易,因为他可以完全靠着父亲的名气而出名。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另取笔名,去给报社投稿。因为他觉得:站在父亲肩上采苹果,那苹果就一点儿也不甜。他的稿件一次又一次的退回来,但他并不灰心,退了重投。直到第1500次的《茶花女》投到报社后,报社编辑看后非常吃惊,准备亲自上门去找记者。当他来到信封上的地址所写的地方,正是大仲马家,编辑认为是大仲马所写,但到他家时,才知道这部《茶花女》是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所著。《茶花女》这本书也风靡了全球。小仲马也成为一名大作家。他的成功与他的汗水是分不开的。他忍耐住了被退稿时的无奈和伤心,是他的永不放弃注定了他的成功。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和她父亲一样当一名女飞行员。当人们知道了她的梦想,都认为她是异想天开(因为当时美国还没有女飞行员),她的朋友、家人都认为她不正常不去支持她。她的心里已经想放弃了,但是她的语文老师知道她的梦想,便不断激励她,为她加油!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努力的学习,在二十年,她终于成为美国的第一位女飞行员。她的梦想也来之不易。她忍耐着人们的潮讽和白眼。才会有今天的成功。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让他们忍耐困难对我们考验,也让我们愉快地接受困难所给我们馈赠的礼物——忍耐是一种智慧,是美丽的。
【亮点点评】
由小仲马和一个女孩梦想当飞行员的事例来突出主题。构思简单但说理透彻,事例典型,有说服力。结尾得出:忍耐是一种智慧,是美丽的。新颖独特。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扣住“美丽”去选材,范围不要仅限于植物。动植物人类等等具备忍耐品质的种种表现都可入笔。选材要真。搜集的素材一定要源自生活,选自己熟悉的来写。如自然界的桃柳在忍耐雪压冰欺的痛楚之后迎来桃红柳绿的时节。材料要小。最好选一些不为人注意,不显眼的小事,从而挖掘重大意义。选材要巧。尽量遴选表现主题的突破口,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力求创新。最后,展开联想,写出真意。由物写人、借景抒情都可。写作本题各种文体都适合,散文、小小说、童话、寓言则是最佳文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