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7-08-22 13:18: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西厢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西厢记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搵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体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1.阅读【叨叨令】,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以红娘的问话为引题,通过莺莺作答,揭示了女主人公送别当时和设想张生走后的心境。
B.以心理刻画为主,揭示莺莺赴长亭路上思前想后的情景,眼前的离愁别恨,今后的孤独恓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C.运用了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D.运用了大量叠音词和儿化词,具有典型的民间口语风格,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戏曲创作上属于“本色”派的写作风格。
2.怎样理解下面红娘的言语??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
3.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红娘在情节安排上起什么作用?
?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3、单选题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子夜》中的赵伯韬操纵交易所的管理机构为难卖空方,吴荪甫把仅存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竹斋倒戈转向赵伯韬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
B.《老人与海》中,老人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C.《三国演义》善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如写孔明的出场,先写庞统、徐庶的推荐;写三顾茅庐,也先写前两次的不遇,借崔州平等人的言论、卧龙岗的山林景色重重烘托。
D.《飞鸟集》既可译为“游荡之鸟的诗”,也可理解为“漂泊者之歌”。诗人用短小的诗句道出了他心灵漂泊、思维运动的历程,艺术地传递出诗人对世态人生的探讨,对理想境界的企望。
E.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杨二嫂、王九妈、卫老婆子等一群妇女形象,她们在生活的挤压下灵魂变得暗淡、心理变得扭曲,通过她们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冷漠、道德的缺失。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劝学》)
(2)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渔父》)
(3)_____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4)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5)__________________,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其他题  默写。
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②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达作者生死观的句子:? ?
③昔我往矣,?。(《诗经·采薇》)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