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7-08-22 13:04: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卢梅坡《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习作例文】
个性的爱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中,至死不渝的爱莫过于“神雕侠侣”。这种爱冲破了世俗的冷眼、道德的束缚。扬过爱小龙女,爱得自私,爱得极端,他根本不在乎小龙女没有陆无双精灵,没有郭襄可爱。在他眼中,小龙女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是世间的最美。
都说当局者迷,事实上旁观者也未必清。面对扬过与小龙女的爱,旁观者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这样那样的遗憾,非要给小龙女一个所谓的评价,是不是显得有点多余且无聊呢?爱,其实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从来没有什么对于错,只有付出与接受,这就是爱的个性。扬过爱她,这比任何评价都来的真实、权威。我们又何必自讨没趣,以自己的喜好去妄加评测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试图给梅与雪作一个公允的评价,但现实中似乎没多少人买他的账。喜爱梅的人与喜爱雪的人,他们爱梅就是爱梅,爱雪就是爱雪,甚或两者都爱,压根就没作这样的比较。这样看来,旁观者的卢是不是也犯了多虑之弊呢?
倘若每一次抉择都象卢梅坡那样拈得清,张无忌也许会踬踣在情网中,再不能与赵敏泛舟湖上。须知一个故事再美好,只能有一首主题歌。爱梅的人岂是不知梅没有雪白?但即便这样又如何?我爱梅,可以包容他所有的缺点。她不艳丽,因为她是“天然去雕饰”;她不崎岖,因为她在平凡中保有着一份坚韧;她不雪白,因为她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色,有傲立寒风的温柔。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爱,就要爱得自私,爱得彻底。世间诸多的情感,没有中立的,中立的情感是淡的,咀嚼不出人生的味道。
有人说苏小小才艺双绝,倾国倾城,可惜是一青楼女子。此人最大的不足是作为旁观者看不清暧昧的现实。苏小小若不是青楼女子,也就成不了奇女子。她将美陈列于集市,蔑视精丽的高墙,不作姬、不作妾,不立牌坊,她将自己的最美带给了文人墨客,在二十岁时留下自己最靓丽的背影悄然离开。这足够了,喜欢她,没必要在乎“可惜是一青楼女子”吗?
所谓公允的评价,还是留给那些徘徊于生活边缘的人吧。真正融于现实,热爱生活的人,他们的心中的确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或许就是生命的本真吧!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要仔细阅读材料,明白材料所蕴含的意思。材料中,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说句公道话,梅没有雪那样洁白,雪也没有梅那样清香,二者各有所长,难分高下。据此理解,可有如下立意角度:(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2)评价他人、看待自己,要力求客观公允。(3)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活出自信。(4)责己恕人承认自己的缺憾善于发现、包容别人的不足。(5)追求完美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作文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文汇报》2006年2月9日报道,最近,华东师范大学在完成一项关于“学术失范”现象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研究生“德育失范”的隐患。
他们从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抽取了4415篇论文,这些论文均系第一批“985”工程高校2004年度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它们基本代表了国内高校的最高水平。据介绍,按照国内外通行的惯例,学位和学术论文作者有必要在论文开头或末尾写一段“致谢”,以向导师、课题合作者、以及提供过帮助的实验室、图书馆人员表示感谢。然而在这些样本涵盖的25所名校中,有14所学校的博士论文存在着“致谢”文本的缺失情况,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和吉林大学分别有19.5%和17.7%的博士论文没有“致谢”文本。
教育界专家不禁慨叹:一篇情真意切,浸透个人感悟的“致谢”其实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总结,也是感恩心情的体现。研究生不该学会了写论文,却忘了如何做人。
作文要求:以“致谢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先在横线上补足题目,不少于800个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半命题作文选好补足的写作对象是关键,它决定了文章的主题、内容的选择和立意的方向。写作对象不仅涉及写作范围,也能看出基本的道德。
文中一定要交代致谢什么,为什么致谢,甚至考虑怎么致谢。
懂得感谢的人才是真正有爱心的人。
感谢趁早。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借口”,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让借口成为机遇的翅膀
时代相同,境遇不一。牢骚满腹的人,看到的是障碍与阻挠;达观以待的人,看到的是机遇与成功。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命运。保持达观的心态,摆脱借口,把握机遇,成就精彩人生。
“没有不垂青命运的时代,只有不垂青时代的命运。”西哲在古老的智慧长河的上游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平等的被世界选择,以达观之心面对世界,才会找到自己的摆渡之筏,抓住机遇,划向鲜花盛开的彼岸。
摒弃借口,发现机遇,以达观的心态发现光明所在,如同佛陀在纷繁的红尘中依然能拈花含笑。南怀瑾,就是这样的一位拈花之人。他不逃避名利,不隔绝世俗,不以世俗纷杂为借口躲避山林,就在人们为世界的铜臭气息纷纷避之不及时,他却从中发现了宣扬“佛心道骨”的宏愿大誓的机遇。他聚财又散财,他在企业家云集、名流荟萃之中宣讲庄子的哲学与佛教的智慧,这难道不是他从世俗名利中参透的机遇所在?难道不是他以达观之心对待时代的表现?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在雨水充沛的季节里,每一条河流都可以浩浩汤汤,只有在枯水的季节里,依然用干枯的河床、皴裂的肌肤和裸露的沙砾像世人展示生命的沧桑之美的河流,才成了风景所在。
如同在知青的日子里,依然从苦难的岁月中发现写作意义的周国平;如同在文革的伤痕还在撕咬着人心的时代里,依然从疼痛的伤痕中探索出“伤痕文学”之路的刘心武;如同在“垮掉的一代”中,依然找到了年轻人心中的奋进火种,燃起了“人是不能被打败”的火焰的海明威。他们都是时代中的达观者,他们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把迷失、懒惰、颓废的借口化作了思考、写作、前行的机遇,找到了光明所在。
如同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以抱怨之心对待,“坏”时代,步步都是荆棘;以达观之心对待,“好”时代,天天都有机遇。
机遇,是时代给予达观者最好的礼物。它垂青于那些不为一时得失挂怀的人,不为一己荣辱萦心的人,不为一时成败牵绊的人。像西西弗那样,在推动生活的巨石中寻找到思想者的意义;像余光中那样,在飘泊羁旅的岁月中寻找到诗歌和中文的美丽灵魂。
把逆境当做苦口良药,把苦难当做心灵鸡汤,把磨砺当做试金之石,把不公当做前行跳板。心怀达观,在时代中寻找出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寻找机遇,这是时代给予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让借口成为机遇的翅膀,愿你我同行!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题材料中那些牢骚满腹的人所说的一切,无非都是在找借口。什么叫“借口”?“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或者假托的理由从这意义上来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如果我们顺着这一思路往下想,定位于管理、规范、规则方面,就可以得到正确立意:“拒绝借口”,“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借口就是推卸责任”,“莫让借口成为习惯”等。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写议论文,所以考生的观点要鲜明,论据要新颖,论证要充分。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脸”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常会想起与“脸”有关的情景,思考与“脸”相关的问题。
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例文:
当我还不会握笔的时候,我便用小手轻轻抚摸着书页里的文字,心中油生敬畏之情。
“妈妈,我看到字里边有天使在唱歌呢。”我抬头看着妈妈。“傻孩子,字里怎么会有天使呢?”妈妈轻拍我的小脑门。“天使藏在里边不让妈妈看见呢,我要把她找出来。”于是我很快便学着握笔写字。
我执拗地觉得只要我会写字,我心中那个天使就会出现,飞到我和妈妈身边。所以,我很认真,也很努力,握着铅笔,由横竖撇捺到一个个歪歪斜斜的方块字,再到造句,写文章。
而天使,也一天天地随着我笔的舞动而清晰起来,我细细地用笔,用文字让她更实在……
小学的我是如此真切地热爱着作文!每到作文课,我不再和同桌开小差,拿着笔,在绿色的方格纸上尽情地抒写着我那充满童真的光怪陆离的梦幻。我深信天使在那小小的字里行间必定也和我一起成长着,我那时笔下的文字虽然幼稚,然而却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我也得到了诵读于班上或是额外的写作辅导的奖赏。
你看你看,天使的脸正在浮现,在我小学的作文中,在我儿童的欢乐中……
上了中学,随着对文学作品的日渐喜爱,我更加坚定了对写作的热爱,也看见我心中的天使已在字里行间隐隐地出现了……
我开始投稿,然而每次寄出的稿件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我的写作梦想开始动摇,再加上成长的烦恼和生活挫折如潮水般袭来,我埋怨着命运不公,命运多舛,不再握笔作文,从此一蹶不振。
那一天在电视上看到雕刻家把石头雕成美丽的天使,那一刻,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手中的笔正是雕刻家的刻刀,我也应用笔这把“刻刀”雕出我心中的天使——我的梦想,我对生活的追求。
你看你看,天使的脸再一次清晰了……
我重新握起笔,挥洒我的***,描绘我的理想。生活的阳光也开始向我投来新的微笑。
我笔下的文字更显成熟理智了,我的作品渐渐开始被发表了,我对生命的热爱也日益增加了……
这一天,我拿着稿件录用通知和被印成铅字的文章,笑着抱着妈妈:“妈妈,我把天使雕刻出来了!你看你看,天使的脸!”
“你这个对文字痴迷的傻孩子。”
时光荏苒,我笔不倦,清茶一杯,夜灯一盏,再构一卷立体美文。
我梦不灭,我心不止,就让天使在文字里和我的理想信念一同歌唱吧。


本题解析:“脸”这道作文题,在这方面来说做得不错。当然,选拔功能使得作文题又必须有一定的区分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难度”。要想写得有深度、有广度、有新意,可得花上些工夫。越是平常的事物越是难分析,这可以说正是这道作文题的特点所在。要想把这道作文题写好,既要注意到挖掘出“脸”的深层含义,又要注重内容方面的充实,通过举例子来表明中心。比如说,可以利用京剧中的形形色色的“脸谱”作为素材来构思,因为京剧的脸谱那么多,这不正像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吗?也可以以“网上论坛”的形式写,这在形式上很有创新意味。还可以采取拟人写法,比如说“脸”的自述,借“脸”自述的这张“嘴”,把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表达出来。或者写成议论式的散文,用散文式的笔调,把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从语句上吸引眼球,又可以从内容上引发阅卷老师的思考,至于形式上,可以不受限制,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这种话题与关系式话题相比,可写的方向较广,所以也就更不容易偏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不必受关系式话题的限制,能够充分展现出他的能力,更能使写出的文章丰富多彩,可以让有作文才气的考生自由驰骋,尽情展现个性,让思维舞蹈。但对于语文基础差一些的同学,也许他就会感觉到如茫茫大海里捞针,毫无目标,一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同时,它更能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它的方向不确定,可以有效阻止有些学生考前“死背”一些经典的关系式例子而照搬照套,如老树与绿藤,滴水与大海,屈原与楚怀王,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文 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行云流水、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局面。和谐犹如一幅画,“淡装浓抹总相宜”;和谐好似一首歌,“大珠小珠落玉盘”。和谐产生美,和谐之美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温馨、永恒。
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丘迟《与陈伯之书》
②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
③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此。?——辛弃疾《贺新郎》
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佳作示例一]
和谐生美
绝妙的交响乐让人心情舒畅;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相互映照搭配出美的风景;白云在蓝天的背景下显得那样的洁美无暇;游鱼在河流中嬉戏河流愈显得澄澈清明……
——和谐产生真美。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大自然的相处总是奇妙的,柔和的夕阳渐渐坠入山间,夜幕开始降临,远处传唱出绝美的音韵: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刻的景致远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样凄清,而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从容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感受的多是温存与坦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特殊心境下对特殊景致的特殊感受。我敢打包票,要是张先生当时是衣锦还乡的话,定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因此这种自然感受的流露也是极其的和谐——也许也是它生命力顽强的一个原因。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以说是早行人的不辞劳苦,就景联想也可误作为一位乡音未改鬓毛衰的老人归心似箭地赶了一夜归路。毕竟它们都有和谐的地方。说见到家乡则是“路转溪头忽见,旧时茅店社林边。”毕竟人都是具有情感的,乡土情结是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和余光中的《邮票》,这些都是文字与情感的交融、和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自然的清新、明丽。“江清鸟愈白,山青花愈燃”如火如荼的景致跃然纸上。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清音短笛、洞箫牧歌、高山流水、鸢飞鱼跃……清水出芙蓉,毫无修饰的阳刚阴柔之美的映衬,滋生出无限的风光、图景、乐章。
——美产生于和谐。
空灵的思想激荡出飞扬的文思是由于身心与知识的共振发出,任何和谐都不能故意拼凑出、修饰出,但一定可以创造出,那就是用心除虚华去浮芜——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天人合一”即是一种大和谐,都是万物生灵,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自然是我们的朋友,自然是我们的伴侣,自然是我们永远不容许亵渎的高贵女神。我们用心去爱它,用爱去感动她,和谐之中会产生她垂青的馈赠,那是和平,安定,健康,智慧。让和谐弥漫宇宙的空间,让和谐渗透我们的灵魂,让和谐到处生根、发芽、成长,给它一个昌盛的环境。
[简?评]
本文引用自然,如叠翠缀珠,古诗句如满天繁星点缀字里行间,既增添了文章文采气势,也使文章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作者行文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先以自然在人心中的感受铺写自然与人的和谐交织,再在结尾处点出“天人合一”的主题,万物应与自然相亲相容,才能和乐融融。
[佳作示例二]
和谐?乐章
生活如同一部交响曲,采用和谐的音符,你将能谱写出美丽的华彩乐章。
——题记
第一部?和谐?序曲?(弱起)
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和谐就是那与云朵交相辉映的彩色霞光,鸟儿们也都醒来,和谐便是它们跃上枝头、一唱一和地展示嗓音的欢畅;清风吹拂着绿柳,和谐就是在风儿的伴奏下,柳条婆娑的舞蹈;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和谐就是她们在温暖的阳光下竞相绽放……
展开部?和谐?小快板?(愉快的)
人们也忙碌起来了:上学的路上,和谐是系着红领巾的你扶起摔倒的小妹妹时脸上洋溢的微笑;四合院里,和谐是李叔叔帮王奶奶修自行车时弄得满手的油污;办公室中,和谐是一位普通的同事在你头昏脑胀时递过来的一杯咖啡;和谐是夕阳下林荫道上,互相搀扶的老爷爷和老奶奶那温情的眼神;和谐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城里人和农民工,黑种人和白种人相视时灿烂的笑容……
呈示部?和谐?慢板?(抒情的)
大自然也在和谐的音符中开始微笑:和谐,是西北荒漠植上防护林后换上的新装;和谐,是淮河水见到来治理它的科学家后翻起的欢腾的浪花;和谐,是受尽凌辱的藏羚羊见到动物保护者时眼中闪烁的泪花;和谐,是海南岛上的野生猿猴受到生态救助后兴奋的舞蹈……
再现部?和谐?广板?(意味悠长的)
世界将在和谐的乐声中逐渐进步,走向辉煌:面对穷山恶水,一边是艰苦的条件,一边是渴望知识的孩子,和谐就是巫山深处志愿者支教的大学生们坚定的眼神;面对一弯浅浅的海峡,和谐是台湾同胞渴望回归的赤子之心;在充满血腥的巴以边境上,和谐是那个巴勒斯坦小女孩捧起的那簇闪烁的烛光;面对无情咆哮的大海,和谐是全世界人民向东南亚国家伸出的热情帮助之手……
尾声?和谐?结束曲?(弱渐强)
面对渴望和谐,渴望进步的人类,太阳感动了,普洒下金色光芒;月亮感动了,普洒下皎洁的柔光;天空感动了,普洒下和谐的雨露甘霖……
看,希望之种正在和谐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我们的生命乐章将会因为加入了和谐的音符而更加美丽、绚烂……
[简?评]
这是一篇出色的创新作文,结构和主题“和谐”自然地融为一个整体。作者以“乐曲”的变化由“弱起”到“弱渐强”和“乐器”的变化“快板”到“广板”,来写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由单个的人到整个社会,五个部分既组成华美的乐章,更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关爱自然,关爱社会。
[佳作示例三]
和谐之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题记
和谐是一座山,杂花生树,莺飞草长,鹿逐兔跃,鹰击长空,虎啸深林。
和谐是一江水,碧水微翠,波澜不惊,扁舟轻摇,缓缓东去,鱼翔浅底。
和谐是一片海,容纳百川,招日引月,布星摆辰,巨浪惊天,波涛拍岸。
和谐是一群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端庄成就了山的和谐。
温柔成就了水的和谐。
激情成就了海的和谐。
恬淡成就了人的和谐。
对于人而言,家和万事兴。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人和,正是和谐的首要条件。
自然界也有和谐,自然界每种要素的和谐是人对自然界最大对期待,那将是怎样的美啊!天蓝、云白、水碧、花红、草青……清新的空气,如画的风景,让人怎能不陶醉?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和谐:有端庄,比如山的和谐;有温柔,比如水的和谐;有激情,比如海的和谐;有安详,比如林的和谐……这是许许多多的和谐,构成了我们五彩纷呈的大自然和无限精彩的世界。感激这份和谐,享受这份和谐,保护这份和谐。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们孜孜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意味着没有战争,没有抵制,没有血腥。意味着失去家园的人能找到容身之处,意味着遭遇痛苦的人能重新开心微笑,更意味着霸权、战争、干涉内政、自杀式爆炸、核问题、领土纷争这些恐怖而缠人的字眼能从新闻节目中除去,到那时,没有流血,没有饥饿,没有纷争,没有欺凌,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又令人向往到世界!
和谐,就是天蓝云白水碧花红。
和谐,就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和谐,就是幸福健康美满快乐。
和谐,就是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所以,和谐之美最美。
[简?评]
本文用了很多排比句,写得很有气势,层次清晰。开篇两组排比句多角度写出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才是至美,进而揭示“和谐社会”是美好的理想,是共同的追求,结尾再以排比句照应标题和开头,首尾圆合,亦可谓“和谐”。


本题解析:
[构思提示]
天空掠过燕影,风儿吟唱林梢;山高月小,明月流云,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和谐的画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鲜花,因有了绿叶的烘染才显得清纯、鲜润;天空,因有了白云的点缀才显得静穆、安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依偎才显得平和、温馨。生命与自然相融,美得和谐,美得永恒。和谐让每个生灵不再孤独,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的人,也是生活在自然环境的人,和谐之美,自然也包括“天人”和谐。人应该平等友善地对待身处的自然环境,正如十六大报告说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个话题,可写自然环境中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可写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和睦相处,也可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而至“天人合一”。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