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2 13:02:33
1、写作题 (50分)
子(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
阅读上面材料,以“与浮云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联系当今社会现实。(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内涵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3)文体要明确,书写清楚。(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与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杰伦有首《蜗牛》歌,歌词说: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
点亮信念的明灯
山东阳谷第二中学志远班?刘颖
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来临前夕,一些媒体记者重返震区,看到灾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放下悲伤,重新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们眼中透出的坚定信念震撼人心。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英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仲尼厄而作《春秋》,是信念;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是信念;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是信念。心即信念,舞台即成功。心引领舞台走向未来,信念为成功导航奔向远方。
意大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马佐·康帕内拉为了祖国的解放而斗争。他被捕后,在狱中度过了27年。每次严刑拷打都使他昏死过去,但每次苏醒过来,他的第一信念就是:“我能思索,我还活着!”他不屈不挠,以自己的心血筑成了人类思想史上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太阳城》。下“蚕室”受“腐刑”,对司马迁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摧残和耻辱,极度折磨、困境难忍中的他也想到了“引决”,但他以清醒的理性思考了死亡的价值问题,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这样的信念,使他在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之间选择了实现人生价值,使他决心以人生困厄作为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支撑他在“肠一日而九迴”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他把一生的血泪化作浓浓墨迹书写在青青竹简之上,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鸿著,司马迁“忍辱奋斗”的哲学是催人奋进的号角。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恶,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人生有波澜,世路有屈曲。”人生的征途中,谁都难免有消沉和彷徨,但点亮信念明灯的人,总会坚定地生活和战斗,最终成就人生的辉煌。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这是中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周杰伦的流行歌曲《蜗牛》中的一段,生动鲜明地塑造了不屈不挠的小蜗牛形象。歌词托物寓意,既是词作者发自心底的永不言弃、昂扬进取的心声,也是激励人们坚定信念、执著追求的强音。准确把握歌词的内涵,围绕“信念”来构织文章,应当说这则材料的写作难度不大。写这样的文章极容易造成“千人一面”,因而,写作时一定要在创新方面多动脑筋。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演绎故事,从“信念”缺失的角度构建文章,凸显“信念”的重要性,这样可能会与众不同。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代先贤对话,畅谈“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这样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对新婚夫妇住进了一幢新居民楼。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在房间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打开门,借着楼道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女孩问:“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猜想:是真借蜡烛还是以借蜡烛之名来窥视我们生活的?即使是真的,我们刚搬进来她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于是就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小女孩一听,笑了,把两只手从背后伸出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小女孩甜甜地说:“这幢楼刚刚使用,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看了这个故事后你有怎样的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写作时不要复述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
莫使善良惹尘埃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善良惹尘埃!善,乍一品来,无色无味,然而浅斟慢酌则饶有趣味,我们欣羡善良能春华秋实,秋沙洗月,莫使善良惹尘埃!
台湾着名小说家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里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根本不注意自己的邻居吗?”这句话,给我带来很深的思考,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日渐疏远,彼此的关系开始暗淡,有时甚至让真理和道德走向沦丧!让善良蒙上尘埃,我们就真的不关心我们所作所为的背后会怎么样吗?
无论是许云鹤,殷红斌这样善良的好心人,惨遭不公平的误解,还是近日王宝铭在同仁医院持刀行凶于曾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徐文,这些结果的废墟怎么会是我们最初的愿景?那一座座的结果废墟,给善良蒙上了尘埃!那往日的善良真的难以重现了吗?
我再问,云无语,草萋萋,鸟儿无忧无虑,小路上留下我一行行深深的脚印,突然,一个呐喊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那是奥黛丽。赫本在高呼:“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第三世界那些被饥饿战争所困扰的孩子!”此时,我想只有像赫本这样的爱心善良才能擦拭善良的尘埃。心存璞玉,情系爱心,我试着将善良的碎片拾起,重塑一个一个善良的新世界!此时我欣喜的看到善良的碎片正在折射出那希望的曙光!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深沉的一跪,擦拭了日耳曼民族善良的尘埃,而此时的日本却还在篡改他的历史教科书,美化他的强盗侵略行径,不断给大和民族的善良蒙上尘埃!让我们看到大和的惊魂行走在消逝中,且渐行渐远……
因为善良,跪着的日耳曼人挺起了胸膛,呐喊声是那么的铿锵!
因为失善,站着的大和民族抬不起头,受世人唾弃!
“两根萝卜度一日,三十万元助学子”这是海口善良老教师陈启贤的真实写照!老人吝啬而又大方,他对自己的生活吝啬,只为将那善良的帮助带给他人,让我们嗅到那善良那最美丽的馨香!
停住韶华,善良永驻!擦拭尘埃,重焕光彩!
放眼望去生活中,岂一个陈启贤?中国首善陈光标,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太多太多的善良人,释放着善良的馨香,可谓花香沁满园!在这样的馨香浸润下,善良岂能惹尘埃?
就像梁文道说的那样:“这个世界还是善良的,莫使善良惹尘埃!”
本题解析:
对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①用真诚化解冷漠;②用善良消除隔膜;③关爱他人,温暖社会;④防人之心亦可无;⑤懂得替别人着想;⑥助人岂可怕麻烦。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毛泽东曾说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中国俗话又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可围绕“快”与“慢”的辩证关系立意。当快则快,当慢则慢,要快慢有度。
分析:前两句名言表达人生短暂,岁月易逝,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事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后两句表达一层意思,但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急于求成往往会违背客观规律,适得其反。搞建设,从事科学研究,都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
若只选取“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或“欲速不达,急则难成”这一角度立意,也属符合题意,但不是最佳立意。
本次作文学生构思立意情况:
一.只取一句话的意思来立意,不顾及其他。
二.注意到两层意思,但不会辩证分析。表现是“珍惜时间”,列举名人,“欲速不达”方面举大跃进,两者油水分家。
三.个别同学对四句名言,有肯有否。比如否定“欲速则不达”这句话。造成文章论述偏激,有懈可击。
四.一句一评式作文。此方法体现为概括材料能力稍差,只能逐句剖析,往往不能形成统一的观点,使文章思想杂乱。
五.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理解题意,但对于“欲速不达”的理解不深不透,容易论偏,比如拐到“从容”“等待”“耐心”“蓄势”“勤奋”“质量”“沉着”等方面去,这些词汇属于“如何去做”,是解决问题时提到的,不应作为论述的主体,而有些同学恰恰把这些作为主体来论述,导致不及格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
请以“心弦上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运用记叙、描写等手法。②感情真挚,不得套用。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
曾经见过许多文人笔下的海,温柔的海,静谧的海,顽皮的海,狂暴的海,大海给我的感觉如同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但在我的心中,有另一种海存在,我向往一望无际水天一色的海,我向往蔚蓝不染海,对于海的美,我便是如此定义的。
呼呼的风声在我耳边回响,沿着笔直的公路,汽车向海边驶去,终于见到久已仰慕的海,但我的心情却没有无聊之内的激动,天空被一层厚厚的云所笼罩。放眼望去,灰蒙蒙的天,给人一种压抑之感,不由的吟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日星隐耀,山岳潜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真有那么点同感,无论如何,这样的海,是不能算做美的。本指望过会时间可以放晴,可反而阴的更沉了,后又下起雨来。到海边来,难道只是为了在屋里呆着吗?我闷闷的想。忽然,我突发奇想,带上一把伞——我要去看看雨中的海。
雨并不怎么大,但风猛烈得很。海在滚滚的怒号着,汹涌着。巨浪层层叠叠地向岸边涌来,撞在礁石上,撞成尘雾和碎末。但它毫不气馁,依然一次次的涌过来,似乎要呼啸着扑到岸上。忽然,我惊奇地发现海边不远处浪尖托起一只小小的橡皮艇,既而又把它丟入浪谷,一个人牢牢地抓着桨板,尽力的划着,小艇随着波浪起伏跳跃着请进。这时,我的心也随之起伏跳跃。蓦地,我看到了大海的美,这不正是一种波澜壮阔的美吗?它虽不像我想得那般纯净,驯服,但它有自己的执着和强悍,这样的海难道不美吗?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海面上,给海增添了几许温柔和美丽,月光给沙滩笼罩了一层银色,交杂在沙滩上,软软的。海风习习,空气里夹杂着海水的咸味,海面上银色的月光聚着波浪上下跳动,似在轻轻的按动,那精巧的琴键,弹奏着轻盈欢快的,美好的协奏曲。
这就是海,有惊涛骇浪,也有温柔低语,这就是生活,有痛苦挫折,也有幸福快乐。海美在这里,生活美在这里。这就是我心弦上最美的风景。
本题解析:本作文为命题作文,中心语为风景,但限制语较多,第一个限制语为最美的,也就是说要写的风景是美丽的。每二重限制为心弦上,也就是说,这风景触动心灵,深入内心,打动心灵。所以写作时要筛选心中认为最美的风景。这风景可是真实的,但最好真实的与抽象的相结合,表达一种美好的生活情景和心理感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