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一)

时间:2017-08-22 12:57: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聘怀,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5)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6)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0分。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4分)
A.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



3、其他题  《兰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_____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______________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4、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2)____________,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4)宁赴湘流,____________。安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____?(《楚辞》)
(5)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____________。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5、单选题  读《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判断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余华,浙江海盐人,《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于1987年,是他的处女作。
B.《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
C.这个短篇与作者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D.这篇小说以“我”出门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使小说的主题有了很上很深的底蕴。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