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时间:2017-08-22 12:53:2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两首诗都写梨花,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两诗的思想情感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韵梨花》和《东栏梨花》两首诗同写梨花,请结合诗歌简析各自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次韵梨花》赞美了梨花一尘不染的高洁。(答“表达了诗人对像梨花一样的高洁品行的赞美”亦可。)《东栏梨花》寄寓了诗人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意对即可)
(2)《次韵梨花》中,诗人化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说美丽动人的“人面桃花”也比不上如玉的梨花,用反衬的手法表现梨花天然、纯洁之美。《东栏梨花》中,苏轼把东栏一树梨花比作“一株雪”,形象地表现了梨花齐放、满树雪白的特点(或者答出梨花白、柳树绿的对比也可得分),同时也暗含诗人惆怅、伤春之感——由梨花盛开感到春光即逝。(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律诗,回答问题。
苦雨后感怀
[明]谢榛
苦雨万家愁,宁言①客滞留。蛙鸣池水夕,蝶恋菜花秋。
天地惟孤馆,寒暄一敝裘。须臾古今事,何必叹蜉蝣。
【注】①宁言:更不必说。
(1)请简要说明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蛙鸣池中、蝶恋菜花充满生机的秋景图。
(2)答案示例:诗人因雨而滞留异乡,产生了“惟孤馆”的漂泊愁苦之感,并由此引发了人生如“蜉蝣”一般短暂无常的慨叹,但结尾又以“何必”二字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贾谊:西汉时政治家、文学家,曾被贬逐至长沙。刘长卿“刚而犯上,遭迁谪”往浙江,此诗是他路过长沙拜谒贾谊宅时作。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句写得含蓄隐晦,透过字面,可以领悟到丰富的内涵,请说说你的领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此诗的诗眼是“悲”字。从诗所写的秋草、寒林、斜阳、江山摇落等景物来看,都染上了浓厚的悲情,再从诗人自己与所拜谒的贾谊的遭遇看,也充满了悲情。(意对即可)
(2)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汉文帝是“有道”之君,尚且流放了贾谊,当今昏聩无能的皇上,还能对诗人有什么恩遇呢。因此,这句诗从贾谊的被疏远放逐,隐隐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隐晦而高妙。(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北斋雨后①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②。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③,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①此诗为宋神宗熙宁年间作者任兴元知府时作。北斋是作者庭院中的书斋。②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③吴画:唐画家吴道子的画,此代指名画。
小题1:有人认为“雨后双禽来占竹”一句中“占”字可改为“站”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情趣?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不同意。(1分)“占”有占有之意,这里用了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鸟雀在竹枝上跳跃的欢喜得意神态。若改为“站”字,就失去了欢快之态,变得索然无味。(1分)
小题1:诗人表达了喜爱恬淡、闲适,厌倦官场生活的情趣。(2分)作者首先写因喜爱北斋环境清幽僻静,免掉衙参;次写北斋雨后淡雅清新之景,再写诗人流连庭院美景,与好友赏画品茗;尾联直抒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分析要具体,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能力,注意“占”的意义及妙处。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首词写于亡国入宋后。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往昔的眷恋,亡国后的无限凄凉。
(2)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苦。 (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